<<贾樟柯:FROM 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贾樟柯》粗砺而不失真情的电影

粗砺而不失真情的电影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歌手刘鸿的风靡神州的伪摇滚名曲《站台》命名的电影,是贾樟柯不声不响地推出的粗砺深沉的巨大电影,这部以山西小镇城乡结合部改革开放影响下青年的成长和生活为背景的漫长影片(片长达3小时),被普遍认为是惟一一部用独特手法成功地再现了中国转型期历史下人们生存状态的史诗作品,各方推崇备至。卡拉OK的疯狂爱好者贾樟何在这部反映破落小镇文工团颠沛流离命运的电影中“大展身手”,以从样板文艺到流行歌曲的流变音乐的强化铺陈和阶段穿插巧妙暗示了电影叙事中的时间段落,激发起人们恍若隔世和无限怀念的情感,符号鲜明,画龙点睛。《站台》作为贾樟柯故乡三部曲,是在《小武》以后投拍的。

《小武》是贾樟柯电影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获奖之后,贾樟柯很快找到了第二笔钱。

其实刚上大学时贾樟柯就向顾峥提过《站台》的故事构想,说这是他最想拍的片子。

准备考研时,他发现英文platform还有“党章”的意思,就告诉了贾樟柯。

贾樟柯为这个词的复义感到高兴。

《站台》的筹备遇到很多曲折,等到有了些乐观的消息,贾樟柯开始去挑演员。

一九九九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回到太原师范学院当舞蹈老师的赵涛,遇到了来学校挑选演员的贾樟柯。

赵涛见怪不怪,她在舞蹈学院经常碰见这样的事。

“经常有人跑来,说我是什么什么导演,想请你当演员,然后我们笑一笑,他们拍一些照片就走了。

”贾樟柯原本要从赵涛的学生里选演员,结果却发现了赵涛。

“我觉得挺好啊,就是做一件事嘛,也没觉得很兴奋。

”赵涛这时没把这件事特别放在心上。

直到就要进剧组了,她才告诉父母有人请她去拍戏。

《站台》拍完之后,赵涛没怎么看。

几年过去,回头仔细去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她从头哭到尾。

“这时候我才理解了当中的那种情感,才明白那首歌代表了什么。

《站台》是那么好的一部电影。

”顾峥觉得《站台》寄托了贾樟柯的许多个人情感。

“《站台》里有场戏很怪。

有一个温州发廊,南方的温州人来了后,也不理发,每天就去那个地方待着,因为只有在那儿才能听到邓丽君的歌。

那场戏拍了五六遍,换了四五个地方,他都不满意。

”顾峥觉得,对那个环境贾樟柯有特别深的记忆,所以他每次拍都觉得和小时候的感觉不一样。

直到最后,贾樟柯还是没找到他的那种感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