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FROM 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贾樟柯》找到人生目标
找到人生目标有个星期六,贾樟柯约了一个朋友在山西大学旁边见面,准备一起出去玩,那时候没有传呼,更没有手机,贾樟柯就在商店外面等他,等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朋友还没有来。因为等不到就认为他有事,贾樟柯就走了。他又没电话,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就一个人在那儿游荡、瞎溜达,这时候,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家电影院,叫公路电影院,是山西省公路局经营的俱乐部,它在南郊,山西大学旁边,很偏僻,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周边的学生,它放了很多老影片,票价很便宜,一张票几毛钱,放的都是国内的片子。
正好那天下午放的是《黄土地》,一看就是那种不好看的电影,不像《蓝盾保险箱》、《险恶江湖逍遥剑》之类那么吸引人,那时侯也不知道谁是陈凯歌。
但是这部电影,贾樟柯一直没看过,加上没事干,票价又很便宜,贾樟柯就买票进去了,进去以后,差不多看了十分钟,整个感情就被完全打开了。
这样就开始对电影感兴趣了。
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里面一望无际的黄土,还有那些人的面孔,一个女孩在挑水,贾樟柯看着那个女孩从河里用桶一荡,打起水来,挑着从黄土边上走,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因为那个环境太熟悉了,故事虽然不熟悉,对民歌和八路军的感觉也不是那么强烈,但是那土地上的人、腰鼓、油灯底下一家人坐在屋里沉默不语,那就完全是他经历过的生活。
贾樟柯母亲一家的生活,跟《黄土地》的生活一模一样,推门见山,一片坡地。
他每年的农忙时节都要到地里做农活,正是麦收的时候,所有人都帮着亲戚割麦子,怕下雨,所谓龙口夺粮。
割麦、劳作,这些劳作的经验也是他比较小的时候,记忆里面特别重要的。
后来,贾樟柯看了很多诗歌讴歌劳动,就特别讨厌。
他觉得劳动真的是很痛苦的事情,当然从造型上看是光着膀子流着汗,很有生命力。
但对劳动者本人来说是挺痛苦的,他们为什么晚上回到家不说话,因为太累了,吃完饭就呆着、歇着了,想想明天的事。
他看到《黄土地》里的翠巧她爸,觉得像看到自己姨夫一样,脸、衣服,所有的一切都一样。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