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FROM 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贾樟柯》“县城”情结
“县城”情结一九七○年五月二十七日,贾樟柯生于中国山西省汾阳县的县城,汾阳以出产杏花村酒闻名于世,一九九六年这里撤县设市。汾阳是进吕梁山前的最后一个县,一条公路从城区的边缘擦过,往西几十分钟就进吕梁山了,从公路上可以看到地势略低的整个城区,大部分是灰色的老式民居,现在它们已经被陆续拆迁。
这古老的汾阳县城,给予贾樟柯没齿难忘的经历,也成为日后的电影导演贾樟柯受之有用的创作源泉,在他身上,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县城”情结,他坦言这种情结,血浓于水,难以割舍。
这也是理解贾樟柯影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拍摄县城。
县城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封闭,尴尬,有一种生动的压力。
出于我个人的成长经验,以及这种叙事的愿望,我喜欢拍县城和县城里的人。
”倘若说有一幅贾樟柯的电影地图的话,那么汾阳已然成为一座绕饶不开的灵魂地标。
青年学者羽戈说过:“汾阳好似贾樟柯电影的商标……首先是一种产品真伪的识别码,其次构成了特立独行的精神渊源--对贾樟柯而言,汾阳不止是一座位于太原盆地西南部的城池,不止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而是大中国的缩影,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在贾樟柯的镜头底下,所呈现的乡土更细微,更渺小,具有手术刀一样的精准冷静。
青春的记忆、八十年代、山西偏远的县城似乎已经成了贾樟柯的电影的重要元素。
贾樟柯出身于一个汾阳县城的教师家庭,“贾樟柯”这个名字他说是父亲起的,樟是有着香气的不生虫的木,柯是斧子的手柄,必需但不是最主要。
贾樟柯的父亲贾联凯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母亲张瑞英出生在农村,后来嫁到城里,在烟糖公司的商店做售货员工作,他有一个在学校里当宣传队员的大他六岁的姐姐,不上课,常演出,代表作是《火车向着韶山开》。
贾樟柯看过姐姐的演出,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仰着脖子往上看,高音喇叭的回旋,造成了一种超现实感觉。
这些记忆,最后变成了他导演的电影《站台》里的开篇。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