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三十年>>~《革故鼎新》建立新中国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上也曾建立过庞大而兴旺的帝国,到明清时期,在东亚以中国为中心还形成了独特的东亚封贡体系,甚至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仍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但是,18世纪中叶之后,中国这个封闭帝国的发展步伐,开始落后于蒸蒸日上的西欧国家。西欧国家以大航海为契机,既迅速壮大了自身,也不断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

在这一历史的浪潮之中,中国不可避免地与西方展开激烈的碰撞。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屈辱历史,其间经历了列强的侵略,经历了军阀时代,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国人探索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曲折而蹒跚。

终于,到了1949年,中国跨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

中国告别了曾经的专制帝国,也摆脱了干戈扰攘,开始以主权国家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全国大陆的统一,通过稳定物价、打击投机,稳定了经济与金融秩序,并有计划按步骤地使一个残破的国家向着社会主义过渡,取得了重大成就。

建立新中国:百年求索的必然中国在近代探索发展之路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新中国的建立,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自中国遭受列强的入侵,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诸多的仁人志士无不在思索中国如何在西方殖民的浪潮中自救、自强。

在清政府时期,最初开始了洋务运动。

当时中国的封建精英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思想仍是高于西方国家的,只是在具体的科学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因此只要中国也能造出坚船利炮,也创办起以机器制造为主的工业企业,就可以改变当时的窘境,就可以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旗之下,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独立自强的道路。

但实践远不像理想那样美好,洋务运动在风风火火创办了二三十年之后,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现状。

因为很多清醒的观察者发现,洋务运动的企业更多地像政府的衙门,而不是真正的企业。

当洋务运动无法挽救中国颓势的时候,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所谓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体制上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发展的滞后根源在于政治体制较西方落后。

近邻日本,曾经在东亚封贡体系之中是中国的臣属国,也曾在19世纪中期遭受到美欧国家的欺凌,但是因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对国家的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日本迅速走上了自强之路,并且对周边的中国、朝鲜等国家展开侵蚀。

尤其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蕞尔之邦日本,在甲午海战中击败了洋务运动中重要的遗产——北洋水师,更触动了中国封建精英的神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