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当代中国的历史解说>>~《多元一体》拓跋鲜卑的北朝
建立北朝的拓跋鲜卑是鲜卑人的一支。《魏书》称他们的祖先一直活动在大鲜卑山一带。198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旗的嘎仙洞发现北魏留下的石刻之后,多数学者认为,嘎仙洞所在的大兴安岭北麓,就是大鲜卑山的所在地,也就是拓跋鲜卑的发源地。
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逐渐南迁之后,拓跋鲜卑最终来到蒙古草原的南部,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内迁各族纷纷建立本民族政权的浪潮中,他们也在农牧经济的过渡地带里,建立了一个国号为代的小政权。
与中原地区的诸族政权相比,代国属于实力弱小的国家,地理位置也过于偏远,拓跋鲜卑远未能进入历史舞台的中央。
在氐人建立的前秦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拓跋鲜卑的代国也被前秦灭亡了。
只是在淝水之战前秦失利,无力控驭北方各族之后,拓跋才重建了代国,不久后改国号为魏,这就是历史上北朝的开创者北魏。
经历一系列的征战,特别是与同为鲜卑人的慕容鲜卑的同族相残之后,拓跋鲜卑最终在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
在北魏统一北中国之初,看起来与此前内迁各族建立的政权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各方面的情况都使人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新兴起的乱哄哄的将相组合,用不了几十年,自然也会像此前那十几个同类一样,烟消云散。
比起五胡十六国中的佼佼者,如氐人建立的前秦,或是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北魏似乎还要逊色一些。
但拓跋鲜卑没有像氐人苻坚那样好大喜功,没有在统一黄河流域之后耀武扬威地将兵锋指向江南,没有试图去完成统一中国这个在当时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伟业,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如何稳固在黄河流域的统治上。
这其间的转折点就是孝文帝的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讲,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重新建立被长期战争破坏的社会秩序,以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有效控制。
为了推行这一些改革,孝文帝首先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北魏自398年定都平城以后,到孝文帝时期,已经过了近百年的时间,平城再也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地理上看,平城地处偏远,不是全国的地理中心,不便于统治中原地区;从经济上说,平城地处雁门关以北,气候寒冷多变,土地贫瘠,多发灾荒,粮食供应经常发生困难;从军事上说,在统一了北方以后,北魏的战略方针已经转向南方,需要充分利用中原地区的人力物力,平城地处北方边境地区,不具备向南开拓的战略条件;从政治上看,北魏统治者要实行汉化政策,实现与汉族地主的进一步合作,必须离开鲜卑守旧势力的集中地。
而洛阳地处黄河、洛水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均很发达,且交通便利,迁都于此,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