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帝国风云:祸起东南(上)>>~谈生意的办法(3)

彼时的茶叶贸易已不比从前,英国也在印度大量种植茶叶,英国人喝的茶大部分是印度茶,中国茶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印度茶叶的价格也很低,你质量再不行的话,根本就卖不出去,所以英商最后又只好自己花钱将茶叶寄回中国。他们不仅没能捞回本,还又搭进去不菲的运费,不用说,火比原先还大,叫得也更凶。在一些近代史家的笔下,虎门销烟无疑操之过急,而这是由林则徐性格所造成的。

有人举例说,林则徐早在担任江苏巡抚时,就曾手书匾额,谓“制一怒字”,并挂在堂上用以警醒自己。

林则徐有些偏于急躁可能不假,但关键的原因显然并不在这里。

对销烟引起的后果,林则徐就算估到最大,他也会不以为然。

翻翻史书,什么时候万邦来贺的中央大国怕过“夷”?在平定张格尔之乱之后,也曾冒出个想来捣乱的“夷”,那就是浩罕。

浩罕王同样是因为贸易,策动了边境争端,结果被道光三下五除二地予以摆平。

都是“夷”,浩罕尚且知道方位,英国平时都不知道蹲哪个旮旯。

跟这样的“夷”打交道,你还要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除非私下收了好处,否则非得被别人笑话不可。

说这是无知者无畏也并不过分。

半个多世纪后,梁启超游历美国,参观了美国独立战争时凿沉茶船的遗址,这时候他想到了故乡发生过的虎门销烟。

两者是可以类比的,都是一种力量抗拒另外一种力量,但它们又是不可比的,因为作为反抗力量,林则徐和他身后的国度对于世界的认识实在是少得可怜。

梁启超感慨系之,赋诗云:犹忆故乡百年恨,乌烟浮满白鹅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