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脑记: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加扎尼加自传>>~前言 与聪明人一起度过的美妙生活

50多年前,我发现自己遭遇了神经科学史上最惊人的现象之一:大脑的左右半球在分离后会诞生两个彼此独立的意识,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同一个头颅里。当年的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但连我都明白,这些独特的病人即将改变整个大脑研究领域。事实上,他们还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那时起,我一直致力于探索这群病人脑中的奥秘。

当我思考该如何讲述这个关于裂脑研究及其发展进程的故事时,我逐渐发觉,他人对我的人生旅程产生了何等深远的影响,以及,我们科学家在科研生活之外还有许多与科学无关的经历,二者构成的混合体才是我们的本来面貌。

要想把这些经历理顺、说清楚何为因何为果是不可能的。

按照故事的真实始末细细道来,这才是更好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在讲述科学发展史时,会将观点形成的过程描述得有条不紊、逻辑严密。

科学作者通常不会把这条主要故事线与其他日常生活琐事混杂在一起,譬如叙述自己身边人的性格如何随时间发生改变。

毕竟,科学知识指的是那些客观真理,而非科学家本人。

尽管我非常同意这条观点,但现在我意识到,用这种方法难以揭露科研生活与科学家的真实状态。

原始的测量数据是一回事,对数据的解读又是另外一回事,后者才能向人展现科学家其人以及在科学家脑袋里运作的各种影响与偏见。

回顾我的理论的进化历程,很明显,他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充满了戏剧性。

因此,在科学界,事情的实际发展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

与人生一样,科学实验也不得不走许多弯路。

科学,其实是某种深远的社会活动的产物。

科学在大众眼中的形象,即科学诞生于孤独离世的天才,他们永远独自工作,与他人毫无瓜葛,是完全错误的。

同样,给未来的科学家、研究资助人以及大众留下关于科研的错误印象,这也是不对的。

出于这个目的,我希望能够展现一幅不一样的图景:科学诞生自友谊,行走在不同生活轨迹上的人们构建的社会关系才是科学发现的矿藏。

这是一种美妙的生活方式,与聪明人一起度过岁月,为大自然的惊奇与神秘绞尽脑汁。

我的生命中出现过许多非凡的人物,有的是名人,有很多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有一些是令人着迷的裂脑病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