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回忆陈寅恪先生(6)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自己的一生。自己究竟应该怎样来评价自己的一生呢?我虽遭逢过大大小小的灾难,像“十年浩劫”那样中国人民空前的愚蠢到野蛮到令人无法理解的灾难,我也不幸——也可以说是有“幸”身逢其盛,几乎把一条老命搭上,然而我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自己赶上了许多意外的机遇。
自从盘古开天地,不知从哪里吹来了一股神风,吹出了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族类。
在经济和物质方面是一个“穷”字,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在精神方面,是考试多如牛毛。
在这里也是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例子俯拾即是,不必多论。
我自己考了一辈子,自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留学,月有月考,季有季考,还有什么全国通考,考得一塌糊涂。
可是我自己在上百场国内外的考试中,从来没有名落孙山。
你能说这不是机遇好吗?但是,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如果没有人帮助,一个人会是一事无成的。
我也遇到了极幸运的机遇。
生平帮过我的人无虑数百。
要我举出人名的话,我首先要举出的,在国外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另一个是教吐火罗语的老师西克教授。
在国内的有四个人:一个是冯友兰先生,如果没有他同德国签订德国清华交换研究生的话,我根本到不了德国;一个是胡适之先生,一个是汤用彤先生,如果没有他们的提携的话,我根本来不到北大;最后但不是最少,是陈寅恪先生,如果没有他的影响的话,我不会走上现在走的这一条治学的道路,也同样是来不了北大,至于他为什么不把我介绍给我的母校清华,而介绍给北大,我从来没有问过他,至今恐怕永远也是一个谜,我们不去谈它了。
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我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
但是,我对他们四位,以及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师友怎样“报”呢?专就寅恪师而论,我只有努力学习他的著作,努力宣扬他的学术成就,努力帮助出版社把他的全集出全、出好。
我深深地感激广州中山大学的校领导和历史系的领导,他们再三举办寅恪先生学术研讨会,包括国外学者在内,群贤毕至。
中大还特别创办了陈寅恪纪念馆。
所有这一切,我这个寅恪先生的弟子都看在眼中,感在心中,感到很大的慰藉。
国内外研究陈寅恪先生的学者日益增多,先生的道德文章必将日益发扬光大,这是毫无问题的。
这是我在垂暮之年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愉快。
然而,我仍然有我个人的思想问题和感情问题。
我现在是“后已见来者”,然而却是“前不见古人”,再也不会见到寅恪先生了。
我心中感到无限的空寞,这个空寞是无论如何也填充不起来了。
掷笔长叹,不禁老泪纵横矣。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