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回忆陈寅恪先生(2)
在清华时,除了上课以外,同陈师的接触并不太多。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来攘往的学生人流中,有时会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
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
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
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
到了这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
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极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
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真是无巧不成书,我的德国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寅恪先生在柏林大学是同学,同为吕德斯教授的学生。
这样一来,我的中德两位老师同出一个老师的门下。
有人说:“名师出高徒。
”我的老师和太老师们不可谓不“名”矣,可我这个徒却太不“高”了。
但不管怎样说,这总算是一个中德学坛上的佳话吧。
我在哥廷根十年,正值“二战”,是我一生精神上最痛苦然而在学术上收获却是最丰富的十年。
国家为外寇侵入,家人数年无消息,上有飞机轰炸,下无食品果腹,然而读书却无任何干扰。
教授和学生多被征从军。
偌大的两个研究所:印度学研究所和汉学研究所,都归我一个人掌管。
插架数万册珍贵图书,任我翻阅。
在汉学研究所深深的院落里,高大阴沉的书库中,在梵学研究所古老的研究室中,阒无一人。
天上飞机的嗡嗡声与我腹中的饥肠辘辘声相应和。
闭目则浮想联翩,神驰万里,看到我的国,看到我的家;张目则梵典在前,有许多疑难问题,需要我来发复。
我此时恍如遗世独立,苦欤?乐欤?我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了。
经过了轰炸的炼狱,又经过了饥饿,到了1945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我终于盼来了光明,东西法西斯垮台了。
美国兵先攻占哥廷根,后为英国人来接管。
此时,我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医目疾,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
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了先生的复信,也是一封长信,告诉我他的近况,并说不久将回国。
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他想向北大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长汤用彤几位先生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会不引以为荣呢?我于是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
这一年深秋,我终于告别了住了整整十年的哥廷根,怀着“客树回望成故乡”的心情,一步三回首地到了瑞士。
在这个山明水秀的世界公园里住了几个月。
1946年春天,经过法国和越南的西贡,又经过香港,回到了上海。
在克家的榻榻米上住了一段时间。
从上海到南京,又睡到了长之的办公桌上。
这时候,寅恪先生也已从英国回到了南京。
我曾谒见先生于俞大维官邸中,谈了谈阔别十多年以来的详细情况。
先生十分高兴,叮嘱我到鸡鸣寺下中央研究院去拜见北大代校长傅斯年先生,特别嘱咐我带上我用德文写的论文,可见先生对我爱护之深以及用心之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