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回忆正谊中学诸师
杜老师提到正谊的师资,因为是私立,工资不高,请不到好教员。班主任叫王烈卿,绰号“王劣子”,不记得他教过什么课,大概是一位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很不受学生的欢迎。有一位教生物学的教员,姓名全忘记了。
他不认识“玫瑰”二字,读之为“久块”,其他概可想象了。
有一位教国文的老先生,姓杜,名字忘记了,也许当时就没有注意,只记得他的绰号“杜大肚子”。
此人确系饱学之士,熟读经书,兼通古文,一手小楷写得俊秀遒劲,不亚于今天的任何书法家,听说前清时还有过什么功名。
但是,他生不逢时,命途多舛,毕生浮沉于小学教员与中学教员之间,后不知所终。
他教我的时候是我在高一的那一年。
我考入正谊中学,录取的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由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
我只待了两年半,初中就毕业了。
毕业后又留在正谊,念了半年高一。
杜老师就是在这个时候教我们班的,时间是1926年,我15岁。
他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与描绘风景抒发感情有关。
我不知天高地厚,写了一篇带有骈体文味道的作文。
我在这里补说一句:那时候作文都是文言文,没有写白话文的。
我对自己那一篇作文并没有沾沾自喜,只是写这样的作文,我还是第一次尝试,颇有期待老师表态的想法。
发作文簿的时候,看到杜老师在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等于他重新写了一篇文章。
他的批语是:“要做花样文章,非多记古典不可。
”短短一句话,可以说是正击中了我的要害。
古文我读过不少,骈文却只读过几篇。
这些东西对我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彭公案》《济公传》《七侠五义》等等一类的武侠神怪小说。
这些东西被叔父贬为“闲书”,是禁止阅读的,我却偏乐此不疲,有时候读起了劲,躲在被窝里利用手电筒来读。
我脑袋里哪能有多少古典呢?仅仅凭着那几个古典和骈文日用的词句就想写“花样文章”,岂非是一个典型的癞蛤蟆吗?看到了杜老师批改的作文,心中又是惭愧,又是高兴。
惭愧的原因,用不着说。
高兴的原因则是杜老师已年届花甲竟不嫌麻烦这样修改我的文章,我焉得不高兴呢?离开正谊以后,好多年没有回去,当然也就见不到杜老师了,我不知道他后来怎样了。
但是,我却不时怀念他。
他那挺着大肚皮步履蹒跚地走过操场去上课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郑又桥老师另外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老师,就是教英文的郑又桥先生。
他是南方人,不是江苏,就是浙江。
他的出身和经历,我完全不知道,只知道他英文非常好,大概是专教高年级的。
他教我们的时间,同杜老师同时,也是在高中一年级,当时那是正谊的最高年级。
我自从进正谊中学将近三年以来,英文课本都是现成的:《天方夜谭》《泰西五十轶事》,语法则是《纳氏文法》(Nesfield的文法)。
大概所有的中学都一样,郑老师用的也不外是这些课本。
至于究竟是哪一本,现在完全忘记了。
郑老师教书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改作文上。
别的同学的作文本我没有注意,我自己的作文,则是郑老师一字不改,而是根据我的原意另外写一篇。
现在回想起来,这有很大的好处。
我情动于中,形成了思想,其基础或者依据当然是母语,对我来说就是汉语,写成了英文,当然要受汉语的制约,结果就是中国式的英文。
这种中国式的英文,一直到今天,还没有能消除。
郑老师的改写是地道的英文,这是多年学养修炼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拿我自己的作文和郑先生的改作细心对比,可以悟到许多东西,简直可以说是一把开门的钥匙。
可惜只跟郑老师学了一个学期,就离开了正谊。
再一次见面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