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回忆录>>~五出五归 (2)
三月初,我随同午诒一家,动身进京。路过华阴县,登上了万岁楼,面对华山,看个尽兴。一路桃花,长达数十里,风景之美,真是生平所仅见。
到晚晌,画了一幅《华山图》。
华山山势陡立,看去真像刀削一样。
渡了黄河,在弘农涧地方,远看嵩山,另是一种奇景。
我向旅店中借了一张小桌子,在涧边画了一幅《嵩山图》。
在漳河岸边,看见水里有一块长方形的石头,好像是很光滑的,我想取了来,磨磨刻字刀,倒是十分相宜。
拾起来仔细一看,却是块汉砖,铜雀台的遗物。
无意间得到了稀见的珍品,真是喜出望外。
可惜十多年后,在家乡的兵乱中,给土匪抢去了。
我进了京城,住在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夏午诒家。
每天教无双学画以外,应了朋友的介绍,卖画刻印章。
闲暇时候,常去逛琉璃厂,看看古玩字画。
也到大栅栏一带去听听戏。
认识了湘潭同乡张翊六(号贡吾)、衡阳人曾熙(号农髯)、江西人李瑞荃(号筠庵)。
其余还有不少的新知旧友,常在一起游宴。
但是一般势利的官场中人,我是不愿和他们接近的。
记得我初认识曾农髯时,误会他是个势利人,嘱咐午诒家的门房,待他来时,说我有病,不能会客。
他来过几次,都没见着。
一次,他又来了,不待通报,直闯进来,连声说:“我已经进来,你还能不见我吗?”我无法再躲,只得延见。
农髯是个风雅饱学之士,后来跟我交得很好,当初我错看了他,实在抱歉之极。
三月三十日那天,午诒同杨度发起,在陶然亭饯春,到了不少的诗人,我画了一幅《陶然亭饯春图》。
杨度,号皙子,湘潭同乡,也是湘绮的门生。
到了五月,听说樊山已从西安启程,我怕他来京以后,推荐我去当内廷供奉,少不得要添出许多麻烦。
我向午诒说:“离家半年多,想念得很,打算出京回家去了。
”午诒留着我,我坚决要走。
他说:“既然留你不得,我也只好随你的便!我想,给你捐个县丞,指省江西,你到南昌去候补,好不好呢?县丞虽是微秩,究属是朝廷的命官,慢慢地磨上了资格,将来署县缺,是并不难的。
况且我是要到江西去的,替你打点打点,多少总有点照应。
”我说:“我哪里会做官,你的盛意,我只好心领而己。
我如果真的到官场里去混,那我简直是受罪了!”午诒看我意志并无犹豫,知道我是决不会干的,也就不再勉强,把捐县丞的钱送了给我。
我拿了这些钱,连同在西安北京卖画刻印的润资,一共有二千多两银子,可算是不虚此行了。
我在北京临行之时,在李玉田笔铺,定制了画笔六十枝,每枝上面,挨次刻着号码,刻的字是:“白石先生画笔第几号。
”当时有人说,不该自称先生,这样地刻笔,未免狂妄。
实则从前金冬心就自己称过先生,我摹仿着他,有何不可呢?樊樊山在我出京后不久,也到了京城,听说我已走了,对夏午诒说:“齐山人志行很高,性情却有点孤僻啊!”我出京城,从天津坐海轮,过黑水洋,到上海,再坐江轮,转汉口,回到家乡,已是六月炎天了。
我从四十岁起至四十七岁止,出过远门五次,是我生平可纪念的五出五归,这次远游西安北京,绕道天津上海回家,是我五出五归中的一出一归,也就是我出门远游的第一次。
那时,同我合资典租梅公祠祭田的那位朋友,想要退田,我提出四百八十两给了他,以后梅公祠的房子和祭田,统都归我承典了。
我回乡以后,仍和旧日师友常相晤叙,作画吟诗刻印章,是每天的日课。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