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马勒>>~推荐序 音乐巨人马勒2

马勒热爱他的两个女儿,但在家庭生活最快乐的时候却写下了五首《亡儿之歌》(Kindertotenlieder),曲中的“kinder”(儿童),阿尔玛认为指的就是自己的女儿,这又是“对号入座”,因此她说:“当人们在半小时之前钟爱过和亲吻过那些活蹦乱跳和身体健康的孩子时,现在怎么就能去歌唱孩子之死。我在那时就即刻说道:‘上帝啊,你是在往墙上画鬼呀!’”这一段话被莱布雷希特大加挞伐,斥之为无稽之谈,是阿尔玛自己的迷信解读。是否马勒因此而遭天谴,刚过五十岁就得了不治之症而死?这几首歌曲也是我的挚爱,百听不厌。

初听时只觉旋律悠美,带点淡淡的哀愁,后来对照歌词──出自名诗人吕克特(Ruckert)之手──才知道写的是对亡儿的哀悼,特别是内中的第三首──“当你的母亲/从门外进来/而我转头/看向她……”,真是感人至极!我猜阿尔玛就是因为这首诗太真实了,才作不祥之想,近乎人情。

然而,也有人认为:马勒悼念的是他幼年夭折的亡弟,两者都是“索隐”式的论点,我不尽同意。

我想马勒当时的心情可能是出自一种对整个人生的吊诡:好景不常,在最快乐的时辰也会感到忧虑。

难道不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诠释他的《大地之歌》(源自唐诗)和他的交响曲?马勒的大部份交响曲皆得自他的歌曲的主题,特别是他早期的作品──《青年魔号》[马勒研究专家多纳德·米切尔(Donald Mitchell)对此曾写过详细的评述],主旋律可唱,所以不那么抽象或形式化。

走笔至此,不觉已进入马勒作品研究的境界,目前这也成了音乐界的“显学”,我不愿再班门弄斧了,就此打住。

且不论以上的描述是否有理,我仍然认为对于马勒的生平有兴趣的读者,阿尔玛的这本《忆马勒》是不可或缺的入门书。

如果对阿尔玛的生平兴趣更大,则可读她自己的回忆录《我的生活》(Mein Leben,有英译本,改名为And the bridge is love──《而桥梁就是爱》),还有一本弗朗索瓦丝·吉鲁(Francoise Giroud)写的传记《被爱的艺术──爱尔玛.马勒与五大名人的情史》(柯翠园译,台湾望春风出版社,2007),这五大名人个个都是维也纳文坛和艺坛的佼佼者,除了马勒和格罗庇乌斯(后来成了她的第二任丈夫)之外,还有她的作曲老师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画家克克施卡(Oskar Kokoschka,曾与她同居,直到八十多岁还写情书给她,希望复合)和作家韦尔弗(Franz Werfel,她的第三任丈夫),可谓不虚此生。

她的晚年在纽约度过,以马勒遗孀自居,处处维护他的音乐遗产。

马勒传记的权威作者格朗日(Henry-Louis de la Grange),就拜倒在她门下(但也不无微词),受她协助,终于能够写出三卷本传记,几乎事无巨细,把马勒在事业上每一天的生活都纪录了下来,我没有读过。

台湾的超级马勒迷林衡哲医师,花了十数年功力,完成了一本中文传记:《西方音乐巨人──马勒》(望春风出版社,2010),十分详尽,也可以在此推介。

至于马勒的唱碟,至今车载斗量,又如何向初入门者推介?最好还是聆听现场的演奏,远较录音动人。

不少友人问我:从何首交响乐听起?我的回答是:第一和第四,然后再听第九和《大地之歌》,中间的七则需要一点耐性和时间慢慢听。

我惟一不大喜欢的是他的《第八交响曲》,所以可以最后听。

另一个入门之道是先听他的歌曲集:《亡儿之歌》、《旅人之歌》、四首《吕克特之歌》,再听《大地之歌》。

最近购得一碟纪录片,名叫Gustav Mahler: Autopsy of a Genius(《马勒:一位天才的解剖》),内中的主讲人就是前文提过的马勒权威格朗日,值得一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