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历的五大师>>~小时候很呆笨

“呆笨”,即“又呆又笨”,一般意义上来讲,是个贬义词。很少有人愿意被称为“呆笨”,就像谁也不愿意被人称为“傻子”和“白痴”一样。梁漱溟似乎是个特例,他毫不忌讳地说:“小时候,我不但瘠弱,并且很呆笨的。

”这句话直白得厉害。

与中国古人如诸葛亮的“臣本愚钝”这样的谦辞颇不相同。

为了说明自己“呆笨”,梁漱溟还举了例子:“约莫六岁了,自己还不会穿裤子。

因裤上有带,要从背后系到前面来,打一个结扣,我不会。

一次早起,母亲隔屋喊我,为何还不起床?我大声气愤地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招引得家里人都笑了。

原来天天要妹妹替我打这结扣才行。

”他又说:“十岁前后,在小学里的课业成绩,比一些同学都较差。

虽不是极劣,总是中等以下。

”梁漱溟的话是实话。

由此则给我们启发,原来“呆笨”并不可怕,而需要特别提防的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梁漱溟的“呆笨”容易让我联想到“璞玉”,外面看似普通甚至非常丑陋,其实精华内蕴,一旦发挥出来,则成“实力派”,而远非“花瓶”可比。

也容易让我联想到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和《尘埃落定》中的“傻子”。

他们原本是总被别人嘲笑的,因为他们在许多方面的能力实在是远远低于常人的。

但这些呆笨的人,都有一个常人无法相比的根本性优点——认准的事,异常执著!于是经过异乎寻常的努力,他们成为龟兔赛跑中的“乌龟”,成为水滴石穿中的“弱水”。

“呆笨”之人,往往在得到合理、有效的引导后产生巨大的能量。

这个能量究竟有多大?谁也不能低估!就像《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总被聪明绝顶的黄药师看不起。

但其内力之深,当世无出其右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