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在英国东方学院
在英国东方学院老舍从1924的秋天,到1929的夏天,我一直的在伦敦住了五年。除了暑假寒假和春假中,我有时候离开伦敦几天,到乡间或别的城市去游玩,其余的时间就都消磨在这个大城里。我的工作不许我到别处去,就是在假期里,我还有时候得到学校去。
我的钱也不许我随意的去到各处跑,英国的旅馆与火车票价都不很便宜。
我工作的地方是东方学院,伦敦大学的各学院之一。
这里,教授远东近东和非洲的一切语言文字。
重要的语言都成为独立的学系,如中国语,阿拉伯语等;在语言之外还讲授文学哲学什么的。
次要的语言,就只设一个固定的讲师,不成学系,如日本语;假如有人要特意的请求讲授日本的文学或哲学等,也就由这个讲师包办。
不甚重要的语言,便连固定的讲师也不设,而是有了学生再临时去请教员,按钟点计算报酬。
譬如有人要学蒙古语文或非洲的非英属的某地语文,便是这么办。
自然,这里所谓的重要与不重要,是多少与英国的政治,军事,商业等相关联的。
在学系里,大概的都是有一位教授,和两位讲师。
教授差不多全是英国人;两位讲师总是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外国人——这就是说,中国语文系有一位中国讲师,阿拉伯语文系有一位阿拉伯人作讲师。
这是三位固定的教员,其余的多是临时请来的,比如中国语文系里,有时候于固定的讲师外,还有好几位临时的教员,假若赶到有学生要学中国某一种方言的话;这系里的教授与固定讲师都是说官话的,那么要是有人想学厦门话或绍兴话,就非去临时请人来教不可。
这里的教授也就是伦敦大学的教授。
这里的讲师可不都是伦敦大学的讲师。
以我自己说,我的聘书是东方学院发的,所以我只算学院里的讲师,和大学不发生关系。
那些英国讲师多数的是大学的讲师,这倒不一定是因为英国讲师的学问怎样的好,而是一种资格问题:有了大学讲师的资格,他们好有升格的希望,由讲师而副教授而教授。
教授既全是英国人,如前面所说过的,那么外国人得到了大学的讲师资格也没有多大用处。
况且有许多部分,根本不成为学系,没有教授,自然得到大学讲师的资格也不会有什么发展。
在这里,看出英国人的偏见来。
以梵文,古希伯来文,阿拉伯文等说,英国的人才并不弱于大陆上的各国;至于远东语文与学术的研究,英国显然追不上德国或法国。
设若英国人愿意,他们很可以用较低的薪水去到德法等国聘请较好的教授。
他们的教授必须是英国人,不管学问怎样。
就我所知道的,这个学院里的中国语文学系的教授,还没有一位真正有点学问的。
这在学术上是吃了亏,可是英国人自有英国人的办法,决不会听别人的。
幸而呢,别的学系真有几位好的教授与讲师,好歹一背拉,这个学院的教员大致的还算说得过去。
况且,于各系的主任教授而外,还有几位学者来讲专门的学问,像印度的古代律法,巴比伦的古代美术等等,把这学院的声价也提高了不少。
在这些教员之外,另有位音韵学专家,教给一切学生以发音与辨音的训练与技巧,以增加学习语言的效率。
大概的说,此处的教授们并不像牛津或剑桥的教授们那样只每年给学生们一个有系统的讲演,而是每天与讲师们一样的教功课。
这就必须说一说此处的学生了。
到这里来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
以年龄说,有的是七十岁的老夫或老太婆,有的是十几岁的小男孩或女孩。
只要交上学费,便能入学。
于是,一人学一样,很少有两个学生恰巧学一样东西的。
拿中国语文系说吧,当我在那儿的时候,学生中就有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一位老人是专学中国字,不大管它们都念作什么,所以他指定要英国的讲师教他。
另一位老人指定要跟我学,因为他非常注重发音;他对语言很有研究,古希腊,拉丁,希伯来,他都会,到七十多岁了,他要听听华语是什么味儿;学了些日子华语,他又选上了日语。
这两个老人都很用功,头发虽白,心却不笨。
这一对老人而外,还有许多学生:有的学言语,有的念书,有的要在伦敦大学得学位而来预备论文,有的念元曲,有的念《汉书》,有的是要往中国去,所以先来学几句话,有的是已在中国住过十年八年而想深造……总而言之,他们学的功课不同,程度不同,上课的时间不同,所要的教师也不同。
这样,一个人一班,教授与两个讲师便一天忙到晚了。
这些学生中最小的一个才十二岁。
因此,教授与讲师都没法开一定的课程,而是兵来将挡,学生要学什么,他们就得教什么;学院当局最怕教师们说:“这我可教不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