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懵懂少年时

第一辑懵懂少年时:天生洒脱,豪放,有劲老舍与小杨家胡同王铭珍在新街口南大街路东,护国寺街以北,有一条小胡同,叫小杨家胡同,它从前叫小羊圈胡同。别瞧胡同小,不起眼儿,可它在京城却是大有名气的。您看过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吗?它的主人公就住在小羊圈胡同。

主人公是虚构的人物,可小羊圈胡同却是真有其地的,光绪年间出版的北京地图此处标注为羊圈胡同,因同别处羊圈胡同重名,遂改为小羊圈胡同。

小羊圈胡同是一条很特别的胡同。

它不像北京通常的街道那样横平竖直,而是弯弯曲曲拐了五道弯。

它的形状像一个歪脖葫芦,整条胡同长不过百米,是由葫芦嘴、葫芦脖、葫芦胸、葫芦肚四个部分组成。

胡同开始处宽不足1.4米,直到进入葫芦胸和葫芦肚部分,才宽阔起来,也才有了人家,总共有10个门牌。

有些住房还依然保持着清朝的风貌:清水脊的门楼、街门上的六角门钹、门墩上的石兽以及整整齐齐的旧式四合院。

老舍先生早年曾在小羊圈胡同8号居住过,老舍故居位于葫芦肚,街门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青砖灰瓦。

进院是倒下台阶,院子不大,有一棵大枣树和一棵臭椿树。

老舍先生说:“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

”并且说“葫芦胸,葫芦肚”大概就是羊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羊圈胡同里是下等人居住的地方。

时隔不久,葫芦肚小空场的两棵大槐树下,就有一个集市,集市一过相当安静。

夏天,槐树上垂丝而下的绿槐虫在微风中打着秋千,偶尔招来一两个孩子,观看它们吐丝表演;冬天,寒冷的北风卷着枯叶败草呼啸而过,往每家窗台上送几堆灰褐色细土摞起来的小包包。

空场之中,难得看见几个人影。

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二日晚,老舍就诞生在小羊圈最靠东南的一个小院子,一个属满族正红旗下的贫苦家庭里,当时家人为他起了一个相当喜庆的名字——舒庆春,表示庆祝早春到来的意思。

14岁之前,舒庆春一直住在小羊圈胡同。

他早年丧父,母亲没有奶水,靠往浆子里加一点糕干把他喂大。

母亲和小姐姐一天到晚忙着替人家做活洗衣服。

孤独、寂寞和清苦伴随着他的整个童年。

小羊圈和小羊圈东南角上那个小院子便是他的活动场所。

院外的大槐树、院内的石榴树和歪歪拧拧的枣树是他不会说话的好伙伴。

他没有玩具,南屋里翻出来的染红颜色的羊拐和几个磕泥饽饽的模子成了他仅有的宝贝,小羊圈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深深地融进他的血液里,以至多少年后,无论在哪里,只要一闭眼,小羊圈和那个小院子就真切地回到眼前。

他永远忘不了贫苦的童年和可敬可爱而又可怜的亲人。

小羊圈胡同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至少有三次把小羊圈和诞生地的小院子写了进去。

最早的一次是1937年,《小人物自述》;第二次是1944年,《四世同堂》;第三次是1962年,《正红旗下》。

老舍让作品中的人物把小羊圈当做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演出一幕又一幕20世纪上半叶苦难屮国的悲壮史剧。

追忆往事常常能写成好小说。

正如老舍先生自己所说:“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和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

”亲切,所以产生好的作品。

在老舍先生笔下,小羊圈胡同被勾画得十分形象。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进了葫芦脖子,便是葫芦腰,还有葫芦肚。

”小羊圈和那所小院里的一切,包括每一间房屋的陈设,在老舍作品里都有详尽的描述。

一只暖瓶或一口水缸,放在什么位置,是什么样子,都有确切交代和精彩的记述,“在夏天,什么地方都是烫手的热,只有这只水缸老那么冰凉的,而且在缸肚儿以下出着一层凉汗。

一摸好像摸到一条鱼似的,又凉又湿”。

小杨家胡同8号这个院子是东西长,南北短,房子不多,老舍童年所居住的是北屋三间中靠东头的一间。

老舍先生说:“除了我这间北房,大院里还有二十多间房呢。

”“大家见面招呼声‘吃了吗?’透着和气;不说呢也没什么,因为大家一天到晚为嘴奔命,没有工夫扯闲话儿。

爱说话的自然有啊,可是也得先吃饱了。

”老舍先生特别敬爱他的母亲。

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