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富裕的犹太人家

富裕的犹太人家在纽约河滨大道的中产阶级居住区,有一幢俯视哈德逊河的高大建筑,这里环境幽美、景色宜人。在这座大楼第11层的一套公寓的窗前,德裔犹太人朱利叶斯·奥本海默悠闲地喝着咖啡,望着静静流淌着的哈德逊河,享受着成功后的惬意。公寓房间里摆设着精美的典型欧洲家具,墙上挂着维亚尔、梵·高和德兰的名画。

在20世纪初,这样的陈设表明房间的主人情趣高雅而少有市侩习气。

凡是访问过这所公寓的人,大概很难想象此时朱利叶斯的祖父仍然是德国哈瑙城的一个农民与谷物商人。

朱利叶斯是19世纪社会的典型代表,同其他移民一样,他从德国来到美国是为了逃避原居住地的宗教压迫,同时也为了获得财富。

身为犹太人,他们深切体会到而且痛恨在欧洲所受到的歧视及限制。

有些欧洲学校禁止犹太人入学,有些行业也不欢迎犹太人参与。

虽然在当时犹太人仍然能够在欧洲获取名利,但大多数的犹太人并不富有,也不被欧洲社会欢迎。

而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犹太人可以和其他民族一起追求发展,共同快乐生活,也没有宗教上的压迫。

1888年,17岁的朱利叶斯刚刚来到美国纽约时,既贫穷又没有一技之长,还不太会讲英语,更不了解美国的风俗。

幸运的是,在他之前就来美国的亲戚为他找到一份工作,也告诉他如何在这个国家生存、发展下去,他梦想着能在这个移民天堂里一步步地飞黄腾达。

朱利叶斯的两位堂哥早他12年就来到美国。

开始时从事布料进口的小生意,这些布料是用来做西装及礼服以供百货公司销售的。

不到几年的光景,他们的生意就发展到足以提供朱利叶斯一个工作机会的程度。

虽然比较起来,美国对少数民族有较高的包容力,但仍然有少数反犹太主义者存在,一些俱乐部或大学仍不准犹太人加入。

整体来说,比起欧洲,美国还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避风港。

随着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在这里获得成功,美国也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黄金国度”!在美国包容且开放的态度下,造就了一个宗教和政治互不干涉的大环境,再加上繁荣的经济,勤劳且幸运的人就有成功的机会。

虽然在这里只有极少数人成为大富翁,但是大多数的人在有生之年仍深感欣慰,至少能为下一代提供比在欧洲更好的机会和生活。

那时美国正处在成衣代替手工缝制服装的阶段,朱利叶斯从欧洲进口服装材料,销售给美国的服装制造商。

他熟悉服装材料的生产厂家,对服装制造商的原料需求也很了解,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

因此,当他30岁时,就已成为一位相当富裕的实业家。

他穿着整洁,被雇员们称为“风度翩翩的绅士”。

这时他的英语流利,知识渊博,并且养成了对艺术的爱好。

埃拉·弗里德曼也是犹太人,家族在纽约住了好几代。

在与朱利叶斯认识之前,埃拉的家族就已在美国发迹。

因为家境富裕,埃拉得以于闲暇时学习绘画,甚至还前往巴黎留学,虽然她右手小有残疾,但并不影响她成为画家。

1902年,埃拉认识朱利叶斯时,她在画坛已小有名气并在曼哈顿一间自己的画室开班授课。

他们认识之后,双方彼此互相欣赏,1903年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

1904年,他们的长子奥本海默出生。

这个全名叫做朱利叶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孩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原子弹之父”。

此时,奥本海默一家在纽约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朱利叶斯掌握着一家进出口公司,除了位于纽约曼哈顿河滨大道这所宽敞的大房子外,还有一处别墅和一个牧场。

结婚之后,埃拉就不再教画了,只偶尔画几笔自娱。

她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照顾孩子身上。

因为当时礼教规范的约束,她可能并不情愿放弃画画,不过也只能藏在心里,她的角色在那个时代就是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

用餐时仍保持传统的欧洲方式,十分正式且有规律,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必须穿着正式服装;男士着西装,女士则穿着及地的裙装。

如一般上流家庭家中有厨师、司机和仆人。

被大家称作罗伯特的小奥本海默外出时,也必须穿着正式。

若要去的目的地离家有几条街之隔,就必须由司机开车接送。

正如奥本海默自己所描绘的那样,他的家庭生活方式是如此正派,以致他无从沾染任何恶习,所以长成了一个“乖得令人害怕的小男孩”。

他的一位朋友保尔·霍林谈到自己对奥本海默的双亲以及他们住宅的印象时说:他的母亲是一位品德高尚而有感情内涵的妇女,在餐桌上或其他场合举止优雅,雍容大方,但却不时流露出忧伤。

他的父亲是一位非常可亲的人,与人相处时总力图使人愉快。

家中的陈设看上去既华丽又简朴,处处使人感到舒适、令人喜爱。

在夏天,奥本海默一家人也和其他富有、追求流行的纽约人一样,在有着清新空气的长岛海滨避暑。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