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水圣李仪祉>>~2、我们祈雨吧,保管比他们神婆子灵
我们祈雨吧,保管比他们神婆子灵夏天的时候,父亲李桐轩回来了。与他一起的还有一位叫周心斋的人,都是搞测绘的。他们带了几匹马夫役,在蒲城各地进行测量。
仪祉对他们测绘的那些仪器很感兴趣,感觉很神秘。
那位周心斋先生侃侃而谈,看样子对测量很精通。
后来听人说,那时候的测量不过到处走走,大约记载各村位置以及道路的方向罢了。
那些仪器,也不过是最普通的测量工具而已。
夏秋以后,天气便非常干旱。
那时候,十年九旱是常有的事,雨水充沛的年份非常少。
富塬村在台塬上,距洛河峡谷五公里。
从富塬到洛河峡谷呈慢坡渐下之势,山梁交错,沟壑遍布。
站在富塬村头东眺,远山近壑,莽莽苍苍,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富塬村西面对绵延十数公里的五龙山脉,因山行宛若游龙而得名,系关中十八座唐陵龙凤穴的龙抬头(凤摆尾在凤翔县,绵延三百余公里)。
南面北面是一条台塬向洛河峡谷延伸的沟壑,把富塬紧紧地夹在沟壑之中,因此富塬与外界的连接只有东西两个出口。
富塬村所在的位置,决定了这里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地下水贮存较深,地表不易存水,人们经常举行仪式向老天祈雨。
另一方面,洛河从脚下滔滔而过,但人们无力把水引上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河水白白流走,徒唤奈何。
当地人畜饮水长期困难,只能挖土窖收藏雨水,靠天吃饭了。
小时候,仪祉曾询问父亲,为什么不把洛河的水引到塬上来浇灌庄稼?父亲说那是一个复杂的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启动呢。
关于治水,历史上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大禹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三载,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最终完成了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公元前237年,水工郑国赴秦兴修水利,修建了郑国渠,灌溉一百多万亩,使秦国的关中平原成为富庶之地,雄霸一方,后来完成了统一大业。
还有李冰父子修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后代,至今都在利用呢。
“关于洛河引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有个名叫庄熊罴的人,上书汉武帝言道:临晋县(今大荔县)民众愿意引洛河之水灌溉农田,以改变重泉县(今蒲城县)以东万余顷盐碱地,如果修渠引水成功的话,就可以使当地粮食亩产达到一石的好收成。
“那后来有没有成功呢?”仪祉问。
汉武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庄熊罴和大荔百姓的意见,并立即下令征调了一万多名士卒和民工开渠。
从徵县(今澄城县避难堡)引洛河之水,至商颜山(今大荔县铁镰山)下。
在修渠穿过商颜山时,因渠深岸陡,土质疏松,渠岸不断崩塌,工程难以进行,于是改为凿井。
他们先在商颜山上按渠线布置情况,每隔一段距离打一个竖井,再根据比降,从井下向两端开凿,井下相通,形成地下输水渠道,水从地下渠道流出,进入干渠,然后再流向平原农田,这就是当时所说的井渠。
《史记》记载:‘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聩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
经过十几年艰苦建设,渠道得以修通。
因为在修渠过程中挖出了深埋地下的龙骨,故而把这条井渠起名叫龙首渠。
父亲的一段讲述勾起了仪祉浓厚的兴趣。
一有空闲,他就跑到洛河岸边观察那里的地形。
从那时起,李仪祉就把兴修水利作为自己的终生夙愿,希望有一天修治洛河,造福桑梓。
他把自己称为“洛河小儿”,决心效法秦汉时水工郑国和白公,立下了郑白宏愿。
“奶奶,等我长大了,就把河里的水引到塬来来,浇灌庄稼。
“傻孩子,那河里的水在深沟里,如何引得上塬啊!”祖母笑着说。
“奶奶,我想那个时候,一定会有办法的。
“臣儿,你又不是龙王,那些水会听你的话吗?不过古代倒是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千辛万苦,造福于人,百姓世世代代都忘不了他呢。
后来,祖母又给仪祉讲了共工治水的神话传说。
祖母识文断字,喜欢搜集民间故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