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钱>>~在“自杀俱乐部”的日子里······

在“自杀俱乐部”的日子里······钱学森投身美国“火箭俱乐部”,人们称这个火箭俱乐部为“自杀俱乐部”。因为这个“火箭俱乐部”在研发火箭的历程中,充满了奋斗的艰辛和丧生的危险。然而,它却是美国火箭、航天事业的摇篮。

20世纪30年代末期,世界充满了争斗与对抗。

1937年,中国发生“七七事变”以后,身在异国的钱学森怀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毅然把自己的科研方向转到为反侵略战争服务的轨道上来。

这是他整个科学研究生涯的重大转折。

为此,一方面,他应美国空军所需,深入研究航空动力学、流体动力学,以便制造高速飞行的飞机;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注重现代火箭的研究和实验,为此,他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由于他掌握了(博的科学知识,他既有数学家的头脑,又有物理学家的深厚知识和实验技能,所以,他既可以同数学家合作,又可以和物理学家共事。

他能以熟练的计算能力解决研发火箭技术中的许许多多细节问题。

那是1937年秋季,钱学森结识了热心研究火箭技术的美籍俄罗斯人马林纳。

马林纳于1934年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火箭飞行研究。

他在火箭飞行研究中遇到难题,时常求教于冯·卡门教授。

马林纳在火箭飞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三个忠实的青年伙伴。

一位是福曼,他醉心于火箭引擎的构造,一位是白逊斯,另一位是初出茅庐的火箭专家史密斯。

有趣的是,这三位青年并不都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由于在火箭飞行研究方面有共同的志趣,结成了一个研究集体。

他们自称这个火箭飞行研究小组为“火箭俱乐部”。

这时,钱学森对航空动力学和火箭飞行研究同样具有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钱学森与马林纳并肩坐在教室里听课。

恰巧,钱学森手里拿了一本载有马林纳关于火箭研究方面文章的杂志。

于是,他们二人相识了,而且热烈地讨论起这篇文章来。

“如果你对火箭飞行研究感兴趣,为什么不加入我们的‘火箭俱乐部’呢?”马林纳直截了当地向钱学森发出了邀请。

钱学森高兴地说:“我很愿意参加。

”“好吧,那就定下来了。

”马林纳更是兴奋异常。

从此,钱学森便投身于“火箭俱乐部”,并成为马林纳“火箭俱乐部”最忠诚的成员。

这个俱乐部是个纯粹的民间组织。

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甚至连试验场地也没有。

没有设备,几位年轻人到旧货摊上、废品仓库里去拣零件,自己动手来组装。

没有试验场地,就在自家房后草坪上进行试验。

因为这类试验稍有不慎便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马林纳戏称他的伙伴们为“自杀敢死队”。

这个火箭俱乐部由于得到了冯·卡门的热情支持,所以,有时也允许他们在学校古根海姆实验室进行某些必要的试验。

有一次,这个“火箭俱乐部”的成员们,在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进行火箭喷射推力的试验。

由于他们弄错了程序,当他们刚刚点火,就听到“轰隆”一声,即刻从实验室里冒出一股刺鼻的浓烟,使得整个大楼内弥漫着有毒的烟雾,实验室内留下一层灰尘。

于是,招来师生们的强烈抗议。

他们走过来的这段路虽然并不长,却充满了奋斗的艰辛和丧生的危险。

但是,由于俱乐部成员的共同努力,许多困难被征服了。

根据多次试验的经验和数据,钱学森撰写了一篇论文:《喷嘴发散角度变化对火箭推力的影响;火箭引擎的理想周期;理想效率与理想推力;考虑分子解离效应之燃烧室温度计算》。

论文公开发表以后,立即引起美国科技界对火箭技术的重视。

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实验室的助教阿诺德,被五名年轻人的宏伟构想吸引得跃跃欲试,主动向“火箭俱乐部”捐赠一笔美元,并毛遂自荐担任了“火箭俱乐部”的业余摄影师。

“火箭俱乐部”的研究和试验活动,始终得到冯·卡门的热心支持。

在他们没有试验室的情况下,冯·卡门冒着风险,允许他们这个“火箭俱乐部”在课余时间继续利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实验室的设备进行试验,并且多次回答他们提出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这一天,火箭试验的一切技术都已经准备完毕。

马林纳走过来,拍了拍钱学森的肩膀,钱学森微微一笑,两个人默契地又将试验装置重新检查了一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