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钱>>~投师冯·卡门教授
投师冯·卡门教授冯·卡门教授慧眼识英才,他认为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具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智慧,具备极其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信仰是人们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信仰不仅是一种理念,也应该是具体的。
“学习知识,贡献社会,报效祖国”,这就是钱学森矢志不渝的信念。
1936年初秋的一天,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主任、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西奥多·冯·卡门遇见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中国学生来信,要求同他谈一次话。
这个学生不是本院的,而是刚刚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的钱学森。
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人们都知道想同冯·卡门单独会面是一件很困难的情,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
钱学森的这封信会有怎样的结果呢?面对钱学森这样直率的请求,冯·卡门思忖良久。
他感到这位中国学生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需要他帮助。
于是,他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接见了钱学森。
房门打开了——冯·卡门抬头望去,见走进来的年轻人,身材不算高大,但是很惹人喜爱,乌黑的头发下面,是一副坦率刚毅而又英俊潇洒的面孔,那双明亮的黑色大眼睛,虔诚地注视着他,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年轻人首先对冯·卡门教授能破例地接见他表示感谢,而后,他便有条不紊地陈述着自己对航天和火箭技术的看法,以及他在这方面的设想和愿望。
由于这位年轻人的语言简练,逻辑严密,立刻引起了冯·卡门对这位中国学生的兴趣。
他点点头,表示愿意听下去。
钱学森直截了当地说道:“尊敬的冯·卡门先生,我对您所研究的科学领域怀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这方面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冯·卡门随即问道:“难道你有志于推进空气动力学和火箭事业的研究吗?”钱学森点了点头。
接着,冯·卡门风趣地说:“噢!对了,火药的发明者是你们中国人呀!”钱学森一阵脸红,这自然不是由于骄傲和自豪。
于是,他压低了声音说:“可是,如今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了。
但是,我有志于推进火箭工程的研究,或许这也是我们祖先的遗愿。
所以,我以为这是一件崇高的事业。
我们的祖国太需要它了,我可以在这方面为我的祖国提供更直接的服务。
”冯·卡门听过钱学森一席话,感叹地说:“是的,人类要发展,就一定要征服空间,揭开宇宙的秘密。
这就离不开航空和火箭技术,离不开空气动力学。
而目前还很贫穷的国家和民族,要想赶上强国和富国,更需要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
年轻人,你立志为祖国服务的思想很好。
这对你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钱学森见冯·卡门教授赞同他的观点,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请求,他说:“先生,我想由航空工程转学航空理论,也就是转学空气力学。
您看我的想法对吗?”冯·卡门考虑了一下,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向钱学森提出了几个有关力学方面的问题。
出乎冯·卡门教授意料的是,眼前这位年轻人对于他所提出的问题竟然对答如流。
他感到,这位中国学生具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智慧和极其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
于是,他当即表示,愿意破格录取钱学森为他的博士研究生。
他说道:“钱先生,希望你到加州来。
你在这里可以得到你所要的知识。
我相信我们会合作得很好。
”显然,冯·卡门是一位伯乐。
他慧眼识英才,使钱学森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谢谢老师!”钱学森当时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他深深地向老师行了一个鞠躬礼,表达他由衷的感谢。
这一瞬间的双向选择,使钱学森跨出了人生道路上关键的一步,改变着钱学森命运的轨迹。
这一年,钱学森只有二十五岁。
从此,钱学森跨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科学天地。
他在这里自由驰骋了整整十年之久。
冯·卡门为他的科研事业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境地。
在冯·卡门身旁学习和工作的十年,可说是钱学森人生第一个创造高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