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外围发现恒星墓地
世间万物都有起点和终点,有诞生就自然有死亡,恒星也不例外。来自悉尼大学天文研究所的学者发现了银河系死星的墓地,经过长久的观测与记录,科学家绘制出了一张巨大的死星分布图表,它们散落在银河系的各处,整个结构的大小甚至超过了银河系。银河系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宇宙大爆炸8亿年之后它就诞生了,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断壮大自己,时至今日银河系的恒星总数足有上千亿颗,在银河系厚盘的深处,仍有早期的一代恒星坚守着,年龄可达到百亿年之久。
现代主流理论认为,恒星普遍诞生于星云之中,星云的概念较为广泛,任何扩散物质都可以称为星云,而恒星诞生的地方则是在星云中的分子云,它的包含了大量的氢分子和少量的氦分子,多半是大质量恒星爆发后留下的遗骸。
分子云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缓慢地旋转,不过由于它的分布范围很广,所以旋转速度也很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子云内部会出现一个气体和尘埃密度较高的区域,通常来说,该区域的直径可以达到一光年,这就是恒星的摇篮。
随着物质密度的增高,其他的物质也会发热和升温,同时吸引更多的物质向分子云中心跌落,最终形成漩涡,大约在几万年过后,漩涡会进一步增大成盘状漩涡,中心气体则在不断挤压下逐渐形成一个高质量且高密度的球体。
这时原始恒星就诞生了,它会进一步吸收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变得更亮更热,直至突破临界,产生核聚变反应,成为一个真正的恒星。
每个恒星都会度过稳定的主序星阶段,质量和大小不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从几千万年到上百亿年都有分布,这是恒星一生中最漫长也最平凡的时期。
当它的氢耗尽时,就开始步入了演化末期,氢变成氦,氦变成碳,直至聚变出铁的那一刻,恒星内部向外的压力再也抵抗不住自身向内的引力,发生大爆炸,走向死亡或是踏上另一端旅程。
质量较小的恒星会成为一颗暗淡的白矮星,并被气体云所包裹,质量更大的恒星则会在超新星爆发中变成一颗中子星或黑洞被称为“死星”,在银河系漫长的历史中,这样的死星至今大约有10亿颗左右。
死星足以扭曲周围的空间和时间,至今仍是人类认知之外的事物,所以对它们的分布进行建模是一项重大的任务。
绘制它们十分艰难,因为你可能根本找不到它们在哪里,超新星爆发会产生不对称的冲击波,可以在随机的任意方向把恒星内核加速到每小时三百万公里,由于它们移动速度极快且方向完全随机,一般在超新星爆发的地方很难找到死星。
几十亿年后人类再寻找它们,就好像一个在星际空间内漂泊的幽灵。
所以在绘制图像时,除了常规的观测以外,研究人员还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模型,在模型算法中输入恒星演化时期各个关键节点位置的有关信息,就可以得到死星可能存在的分布图。
从初步的结构来看,一个已经逝去的银河系,似乎要比活着的银河系大得多,也蓬松得多。
在生成的地图中,死星的残留物以及超新星能力冲击带来的模糊效应,使银河系显著的旋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有一大团模糊的光晕。
从侧面来看,银河系墓地的厚度比银河系本体整整大了三倍,随着时间的推移,银河系边缘的旋臂会变得越来越松散与暗淡,大量的死星会聚集在这片区域,并最终脱离银河系,消失在宇宙之中。
根据现有的数据来看,科学家认为最外围的旋臂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恒星都已经消失了。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处于相对外围的位置,在这片区域也更容易碰到从内部抛出来的死星,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距离太阳最近的死星可能只有65光年,在宇宙的尺度下,这个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所以可以说,太阳系实际上是在死星的墓地中穿行,不过这恰好更利于我们观察它。
大约在50亿年后太阳就会走出主序星阶段,变成一颗不稳定的红巨星,最终在爆炸中逝去,留下一颗白矮星,不过它和我们上面所说的死星几乎不是一个量级的。
它不具备死星的能量,并且太阳也没有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冲击波加速,无法以高速向外围冲去,所以太阳大概也进不了银河系的墓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