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183;叶圣陶>>~ 幼年、私塾及小学时代

第一章 幼年、私塾及小学时代一 诞生及家庭教育苏州古称吴县,春秋时代吴国曾建都于此。早在2000多年前,苏州已是南方的文化中心,享“东方威尼斯”的美誉。这里家家户户前门临街、后门傍水,园林名胜甲于天下,清雅明秀,风情万种,美丽的大自然和丰饶的人文环境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子。

在苏州现当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中,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叶圣陶本名绍钧,1894年10月28日诞生于苏州城内悬桥巷一个平民家庭。

1906年春,进小学读书之前,按那时的习惯,叶绍钧取号“秉臣”。

这个号是根据《诗经·小雅》中“秉国之均”那句话起的。

这里的“均”就是“钧”,“秉国之均”大概是掌握治理国家的枢纽的意思;所以接下去的两句就说能辅助君主,能教化百姓。

这样的人的身份当然是“臣”,“秉臣”这个号就是这样来的。

给叶圣陶起这个号的是他的堂叔,名朝缙,字绶卿,是一位教书先生。

升入中学后,叶绍钧觉得“臣”字容易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统治人民的“君”,他不愿意做“皇帝”的“臣民”,就在1909年改号为“圣陶”。

给他起这个号的是一位姓沈的国文老师,名孔修,字绥成,古书念得很熟。

他说“圣陶”出典是“圣人陶钧万物”。

“陶钧”就是“制陶器的时候用来把泥团旋成陶坯的转盘。

在‘圣人陶钧万物’这句话里,‘陶钧’当然作动词用,大约是塑造的意思,陶冶的意思,感化的意思”。

后来,这个号渐渐地被人们所熟悉,知道“叶绍钧”的人反而不多了。

叶圣陶的出生地悬桥巷,如今位于苏州市区平江路,原本只是一条宽2米、长300米,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小巷,可这个看起来不怎么眼的小巷,却是名人荟萃之地。

顾颉刚在1944年撰写的《记三十年前与圣陶交谊》中说:“圣陶幼年,与予同居悬桥巷。

‘悬桥’者‘县桥’之讹。

昔日长洲县署在玄妙观之北,今名旧学前,巷口有桥曰县桥,由县桥东行即是巷也。

巷有闻人三,明之郑桐庵,清之黄荛圃、洪文卿。

《孽海花》既隐洪文卿为金雯青,亦隐县桥巷为圆峤巷。

荛圃之家今为潘氏家祠。

圣陶幼时僦居潘祠之西。

予家则在祠南,距河,涉板桥至,曰顾家花园。

”叶圣陶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味极浓的小巷,姑苏文化的沾濡浸润使得他从小就聪慧过人。

科举考试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卷面的字要写得工整,符合考官的口味,所以叶圣陶三岁就开始识字,写描红纸,到1900年进私塾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端正清秀。

叶圣陶灵敏聪慧,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因而变得更加急切。

父亲叶钟济,字伯仁(1848—1919),职业是账房,为城内大儒巷一位姓吴的大户人家管收田租,月薪十二元,苏州称这种职业叫“知数”。

苏州向来是官吏的出产地,清朝的状元苏州出得最多。

苏州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出了许多官僚。

他们从外面搜刮了钱财,带回苏州,在安富尊荣、尽情享乐的同时,买地置产,役使乡下农民,而自为“有田之家”。

正是因为江南的“有田之家”大都住在城里,所以又流行“江南无封建(地主)”的说法。

“地主”把土地租给乡下的农民耕种,秋后择日开仓收租,规定“头限”“二限”“三限”三个“限期”,佃民按“限期”缴租,可适当减免租子,借以奖励本分和听话的佃民;如逾期不缴,地主则放舟下乡,强行收租。

叶圣陶早年在日记中写到父亲去“大儒巷吴家”,就是到那位姓吴的地主家帮收田租。

叶钟济为人笃实,仁慈可亲,口碑极佳。

大户人家逢到婚嫁庆吊,也会请他去帮着管账,事后会领到赏钱。

母亲朱氏(1865—1961)料理家务。

叶圣陶在《略述我的健康情况》一文中介绍说:我母亲是我父亲的第二位续弦,生我的那一年,我母亲三十岁,我父亲四十七岁了。

我生后第三年又生了妹妹,再过四年生了第二个妹妹(叶绍铭)。

叶圣陶出生那年,叶钟济“四十七岁”,这在今天看来并不稀奇,可在当时真可谓“晚年得子”。

“母亲三十岁”,她廿九岁结婚,第二年喜得贵子,这在今天看来很寻常,可在当时“廿九岁”就是“老姑娘”。

这么晚才出阁也是个特例,并不是因为其貌不扬或性格上有什么欠缺,而是她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忍心让母亲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