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研究书系:郑振铎传(修订本)>>~ 瓯海之滨
第一章 瓯海之滨一 瓯江流过这里瓯江,一条十分清澈而美丽,名字又十分好看好听的江,曲折蜿蜒,在浙江省南部群山叠峦中奔腾跳跃而下。它一路汇集了无数条支流,当临近大海时,眼看地势渐趋平坦,江面骤然开阔,于是它便轻快地流过那块被穹隆般的蓝空笼罩着的冲积平原。每天的潮涨潮落,就像它袒露着的胸膛的均匀的呼吸,似乎在消除着一路奔波的疲劳;同时,又怀着无限的憧憬,不停步地投向那思念已久的万顷东海的怀抱。
在这东海之滨,瓯江南岸,是一座屋宇栉比、人烟稠密、历史悠久的城市——温州。
就像它的名字所表示的,这里是四季温润的地方。
它最早即称“瓯”,因为汉初东瓯王受封、建都于此。
古又称“永嘉”,那是“水长而美”的意思。
从唐朝以后,改名“温州”。
宋、元、明、清以来,“永嘉”与“温州”是同一地理概念(但现今的永嘉县,则移置于瓯江之北)。
民国成立后,这里属“瓯海道”;后来道制取消了,但提到温州,人们仍旧必然想起瓯江与东海。
宋代温州太守、苏东坡的诗友杨蟠,曾这样歌咏它: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着小杭州。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诗写得不算太好,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温州历史上的风貌。
如今,城里“水如棋局”的景观已有变化,“山似屏帏”则依然如故。
且不说温州城外西北群山,就是在城里也有七座山:正东为华盖山,气势独壮,遥望似华盖,故名,“道书”上甚至称其为“第十八洞天”;东南名积谷山,因其山形圆正,有如谷仓;西南为松台山,山上多松;西北为郭公山,据说为纪念晋朝郭璞而名;东北为海坛山,南宋遗民诗人郑思肖(本书传主故乡的宗祠的楹联中也写到这位郑氏先贤)所著《心史》中记有古谶云“海坛沙涨,温州出相”,可知海坛山原是海边沙丘;海坛之南为慈山;城中又有小阜名曰中山。
诸山错立,如同七斗,为整座城市平添了佳景,故温州又称“斗城”。
这个佳称,不由得令人想起郭沫若的名诗《天上的街市》。
传说晋朝时永嘉太守郭璞,就曾对照北斗星座位置,组织当地民工建筑城墙于诸山之上。
又传说在筑城时,有白鹿衔花从城中穿过,花吐在城墙上,便化作了彩云,鹿跑过的地方到处鸟语花香。
因此,温州又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叫“白鹿城”或“鹿城”。
旧时华盖山下,就有一座白鹿庵,庵内供一白鹿塑像,昂首奔跑的姿势十分优美。
温州既为东瓯故国,古迹名胜自然是所在皆有。
像“吹笙台(传为王子晋吹笙处)”“戏彩堂”“一镜池”“浣纱潭”这类故址,现在的一些老人大概仍能指点依稀吧?温州古代最有名的太守,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南朝大诗人谢灵运,于是,有关他俩的古迹就更是特别多。
史载王羲之治尚慈祥,民安讼息,平时庭列五马,金勒绣鞍,出即乘之,郡人慕其风采,竞携壶相候。
至今城内仍有“五马坊”地名。
还有“墨池坊”,乃羲之在此临水作书,洗砚于池,宋代米芾曾书“墨池”两大字镌于池边石上。
史又载谢灵运恺悌化民,不事鞭扑,罢郡时吏民送于北亭,赋诗叙别,父老无不攀衣泣下云。
城内有“竹马坊”“童子坊”,即为当年谢灵运出游时,儿童们纷纷骑竹马相接,故名。
千百年来,能够在民间留下这样美好的故事的书家、诗人,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而这里山水之美妙闻名于世,也与谢灵运任太守后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文播传四方分是不开的。
例如,他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千古流传,从而当地的“池上楼”“春草池”等都因此出名,附近的坊巷也就被称为“谢池巷”了。
要说温州风景最美妙、古迹最集中的地方,无疑当是城北瓯江江心中的一座小岛。
那好像是这座古城的冠上明珠。
江心孤屿历来有“蓬莱仙岛”之称。
往昔,那里有“春城烟雨”“塔院筠风”“瓯江月色”“罗浮雪影”“海淀朝阳”“翠微残照”“孟楼潮韵”“海眼泉香”“沙汀渔火”“远浦归帆”等十景之说。
即使没去过,仅仅从这些名称上,也可以想象其美了。
历代骚人墨客在那儿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如谢灵运便写过《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杂道转迴,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