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侣奇缘:郁达夫与王映霞>>~自从别后盼相逢

自从别后盼相逢记得谁说相遇是一生中短暂的昙花一现,是昆仑山中雪未消,澜沧江上舟已渺。原以为,从海上匆匆归来的惊世才子在异乡浪里浮沉,从意气风发到寂寥归来,这样的郁达夫,不需要任何人来铭记或是遗忘。然而当他遇见这个尽得江南旧梦的绮丽女子,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氤氲的迷离水汽,他曾说:“在茫茫人海中,我四处寻觅,是沙漠里的绿洲,是黑夜里的明灯。

”这场上海旧梦,终究是匆匆来,匆匆去的烟火胜景。

这样的相遇如何不是一场浩劫。

乱世里的相遇相知,如同平地起浪,汹涌连天,终究不是谁能够一苇渡航。

夜深了,时月孤悬天际,星云缥缈。

天边的蓬蓬铅云遮住半壁江山,从苍宇落下来的片片白雪,如凌空飞翔的白鸟,不动声色地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雪白,好像一切都是朦朦胧胧、虚虚幻幻里窥见的人间幻境。

树枝上挂着细雪,偶尔落下,也是丝丝清凉地钻进后颈里,让人一个激灵,灵台一片清明。

上海还是那个茫茫繁华的不夜城,充斥着隆隆的马达声和拍打在港口的层层白浪。

郁达夫独立尚贤坊门口,四下里悄然无声。

他自黑暗中起身,慢慢叹息一声,轻巧的惆怅落地无声。

殊不知,此时的王映霞也是怀揣心事,难以入眠。

在草木皆兵、战火纷飞的年代,独自漂泊在外的王映霞也是常常感到孤独寂寞。

一个是风云才子,一个是梦里佳人,这段旷世奇缘,一寸一寸地把心事写在泛黄的篇章中,所有的言语,所有的字句,都终将向着不一样的走势缓缓在王映霞心上流淌。

一个只身在异乡的年轻女子,她看惯了海市蜃楼,也早已习惯一个人踽踽独行,对于这座陌生的城市,也带着些许的不安与渴求。

素衣粉面,是与这个时代的灯红酒绿最犯冲的色彩,她兀自繁华,无意间遇上了他的苍凉,自此溃不成军。

然而那时,王映霞对郁达夫的感觉还仅仅是停留在对一个文学界大家的仰慕,如同一壶清茶在空气中泛出似苦似甜的意味,却还未令人痴醉。

第二次相见,还是在尚贤坊。

郁达夫再次登门拜访,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忸怩拘束,一行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笑语盈盈。

趁着酒温,郁达夫还当即吟诗作赋,王映霞笑靥如花,心里如同荡开的莲池,渐渐起了涟漪。

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

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郁达夫的满腹才情和风流倜傥的名士气度,让王映霞挪不开眼帘,在酒席间,不停地倾身为他斟酒添菜,格外地热情殷切,在郁达夫心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惊涛骇浪。

在这一次的宴会上,郁达夫知道了王映霞的生日就在十天之后,他在心底默默辗转了很久,思量着要怎么抓住这个可以亲近王映霞的机会。

而王映霞也欣然应允了郁达夫在她生日那天以美酒相赠的请求。

这对郁达夫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美人相赠,一切都是美好的开端。

趁着微微的醉意郁达夫问道:“不知王小姐这次来上海,到处去游览了没有?”“还没有机会去呢。

”王映霞羞涩地低下了头,“我哪里也不认识,在上海也没有什么朋友,孙先生和师母经常说要带我各处走走,但我们也才刚刚安顿下来,他们都很忙,所以我也没有提这件事。

”郁达夫闻言立刻说道:“那么以后我来当王小姐的向导好不好?我对上海熟悉得很呢。

”说到这里,郁达夫按捺不住,起身对大家说:“今天这个时候,我们去天韵楼正好。

”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晚上至杭州同乡孙君处,还以《出家及其弟子》译本一册,复得见王映霞女子。

因即邀伊至天韵楼游,人多不得畅玩,遂出至四马路豫丰泰酒馆痛饮。

王女士以解我的意思,席间颇殷勤,以后当每日去看她。

王女士生日为旧历十二月廿二,此后只有十日了,我希望廿二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王映霞女士,为我斟酒斟茶,我今晚真快乐极了。

我只希望这一回的事情能够成功。

自此以后,郁达夫每天都要去尚贤坊,邀请孙百刚夫妇及王映霞去游公园,或是去吃饭痛饮。

他与王映霞的关系也渐渐熟络了起来,郁达夫才华横溢,颇有些潇洒的风度气韵,王映霞在这些时日的交往中也觉得轻松愉悦,对郁达夫也生出了些许好感。

短短几日里,郁达夫的殷勤,让孙百刚已经心下通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郁达夫虽有其妻室,但已经分居两地许久了,对春容易对人难,自古美人于嗜卷书生都有着难言的吸引力。

然而他对王映霞所坚持的感情,却直白地表示反对。

郁达夫管不了那么许多了,他的生活曾经晦暗腐朽,挣扎、彷徨对他都没有用,他的内心全然不似表现出来的那样无坚不摧,一个人在异乡的漂泊,让他在孤独侥幸的心魔里惶惶不可终日,当迷途的人看见路的尽头摇摇欲坠的一星灯火,总是竭尽全力地想要去拥有它,只有冲着那盏飘动的灯火奋力奔去,才能忘记身后的黑暗。

孙百刚夫妇认为,郁达夫已经是有妻子儿女的人了,且年长王映霞十多岁,无论从年龄、家庭、社会舆论……任何一个方面,这场爱恋都会给彼此的生活蒙羞。

他轻声劝导郁达夫,希望他可以及早收手,他的发妻,就是击碎他一时冲动的最有力的武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