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仙游戏酿血案 揭开笔仙碟仙惑众真相
据北京某媒体报道,由于沉迷“笔仙”游戏,北京某中专学校两位花季少女张英(化名)和李娜(化名)时常一同感叹生活毫无意义,最后,应张英的要求,李娜竟然杀死了张英。 无独有偶,血案发生不久,北京同仁京苑医院先后接待了两位来访者。前一位由于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郁郁寡欢,并无意间向医生讲述了曾经玩一种叫“笔仙”游戏的经历。
当时,这种游戏还没引起医生特别注意。
三周后,第二位来访者小叶(化名)坦言已经被“笔仙”控制,无法自拔,希望求得医生帮助。
据记者调查,虽然背景、年龄各异,但两位来访者都不同程度曾受“笔仙”“指点”。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此前并未接触过“笔仙”。
是什么“神奇力量”影响着少女?为弄清楚游戏的来龙去脉,张医生决定请一次“笔仙”。
游戏持续了十分钟,小叶害怕出现“请仙”恐慌感,因此这次由张医生主“请”,小叶担当了配合者。
“笔仙”究竟怎么玩?为何来访者都深陷其中? “笔仙”、“碟仙”何以让人走火入魔 通过张医生的描述,记者得知,“笔仙”是一种求仙问事的占卜游戏。
玩“笔仙”通常是两人,工具为一只书写流利的笔和一张白纸(据说白纸越大越“灵验”)。
求仙者将白纸两侧分别书写“9、10”和“唐、宋、元、明、清、近”,另两侧书写“男、女”和“是、否”。
在四周有字的框内写上求问内容的备选答案三个。
为考察是否灵验,通常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正确答案。
将纸平放后,两人双手指交叉并共执笔,游戏规定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准备开始。
求仙者重复念诵请仙之词“前世,前世,我是你的今生,若要与我续缘,请在纸上画圈”。
良久,笔开始神奇移动,求问者开始发问,比如“我能否考上大学”、“我一生谈多少次恋爱”等等,笔会向一个方向划着圈走,发问事项不断重复间,笔会向答案方向逐渐靠拢直至走到其中之一。
得到答案后,需要恭敬地念诵咒语送走“笔仙”。
除“笔仙”以外,还有如“碟仙”、“筷仙”、“钱仙”等类似的游戏盛行。
记者在一些占卜网站上了解到,请“碟仙”更为讲究。
最好选择在比较清净的地方,通常在晚上11:00左右,道具是选一个白色小碟子和一张纸头。
“他们通常半夜点起白蜡烛转笔或碟子,问一些事情能不能实现。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向记者讲述了他曾目睹的“碟仙”。
郭教授说:“‘碟仙’较讲究的做法是铺一块布,布上画‘阴阳鱼’图案,周围一圈字,一般会写与命运有关的词,比如‘富贵’、‘贫穷’、‘健康’等。
将小碟扣放在阴阳鱼图案上,碟底画上一个小箭头。
两三个人手指头摁住碟底,站立着围着桌子转,每个人去想‘小碟仙快来’。
求仙者认为当碟子‘自动’离开阴阳鱼图案移动到别处时,就说明‘小碟仙’来了。
无论问什么,小箭头都会移动到某个事先写好的对应词上。
最终,求仙者认为‘碟仙’‘灵验’了”。
“同样,在问完所有问题后,要念咒将碟仙送走,碟子此时会回到原来位置。
求仙者认为如果碟子没能回到原位,说明用心不够。
” 求仙者认为,只要“笔仙”、“碟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
因此很多人对游戏着迷。
尤其在校园,对此顶礼膜拜的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请“笔仙”预测一番。
记者随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承认都曾玩过此种游戏,有些是在中学里,有些则是在大学期间。
他们有的问前程,有的问婚姻,有的则预测吉凶。
他们告诉记者,请“笔仙”除了心诚,还需要气氛铺垫。
寂静的深夜,微弱的烛光,虔诚的期待,精神的高度集中,是构成请“笔仙”的最佳环境。
一些看似玄妙的现象至使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感到迷惑。
他们坚信笔和碟能自己移动是“神的旨意”。
然而,专家的解释揭开了这一个荒谬的骗局。
“笔仙”起源何处 在一些大、中学生中流行的请“笔仙”、“筷仙”、“碟仙”等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现代游戏,而是中国最古老的巫术之一“扶乩”(乩音jī)的变种或简化版。
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涂建华先生告诉记者,“扶乩”最早发端于对传说中紫姑仙的崇拜,而起源时间历史记载说法不一。
宋代人洪迈在其《夷坚三志》中认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才逐渐出现,南朝的刘敬叔在其《异苑》中却早有这方面的记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