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传>>~绰约俱见天真

◎绰约俱见天真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态,妒风笑月,长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向日边匀。

金樽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庆清朝》没有谁的童年不可人,没有谁的童年不动人。

就像蓝到无边的天,每一缕云丝,都是一种神话;像清到无尘的水,每一尾游鱼,都是一个传说。

少年时,一举一动,都是天地恩宠,无不别样好看。

多年之后再回首,才感觉那烂漫岁月当真明媚如画。

在李清照的诗词里,特别是早年那时,她多写少女时代的喜忧,却不曾有孩提时的欢愁。

读到她这首《庆清朝》中的“绰约俱见天真”的时候,以为接下来会忆念一些童年的旧事。

写这词的李清照,该是久居汴京城(今开封市)的故人了。

俏立于诗词会宴,城郭宫阁之语句,满是春风快意。

众花谢了又如何,不是还有芍药吗,占尽妖娆,弄风惹月。

天近黄昏了,怕什么呢,点了烛火,再饮几杯吧,浅醉了,更具诗意;迷蒙中,更有辞章。

和她的上首《浣溪沙》同是春色深,这词却了无闲愁,满满的快意。

童年,是真的遗忘,还是故意回避呢?童年的她,不仅天真,而且绰约。

她的童年,在泉边,在水岸,在泪光潋滟里,在桨声欸乃中。

小小的清照,父亲爱,母亲王氏更爱,爱若掌中最美,爱若怀中最娇。

醒时逗弄,梦里亲昵,初为人母的王氏,尽显母亲的喜悦和宠溺。

有时候,命运总是这样不近人情就背弃美好的祝愿。

那些盛开与凋零,那些萌发与枯萎,看似是命运的偶然,实则都是人生的无常。

四季是季节,但何尝不是劫数?轮回了,就是生生死死。

王氏,宠爱自己的女儿,然而,岁月却收回了对她的宠爱。

半年,仅仅半年,她和女儿相依相偎了短短的时光,便就此驻足,王氏因产后病撒手人寰。

最后那刻,她望向女儿的目光,是千般的不舍,是定格的牵挂和温柔,是无尽的伤心与悲痛。

那一刻,她心里满满都是襁褓中的小清照。

那个小小的人儿,还太过娇嫩。

有哪一位母亲,最牵挂的不是自己的儿女?那目光,想想就让人剜心地疼。

有多少人伤春悲秋,写下诗词歌赋,可有什么能比这样一位在生死之际的母亲对孩子的依恋更感天动地?听说,那天窗外的花都蔫了;听说,那天院中的泉水都悄无声息地流着。

我想,这不仅仅是为一位母亲叹息,更是为这个孩子叹息。

天,暗下来了,是因为没有太阳;夜,暗下来了,是因为没有月亮。

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失去了母亲,那是多么昏天暗地的日子?王氏所生,王氏所养,但却是来自两个不同门庭的王氏。

李格非的前妻,也就是李清照的生母,是当时一代名相王珪的女儿。

去得匆匆,来得更有些急促,这似乎是李格非没有怀恋,新的爱情也显草率。

因为他怕小小的李清照心中落下少小失母的阴影,所以才很快又与王拱辰的孙女结为连理。

两个王姓的母亲,连线成没有缺憾的母爱。

半年,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来说,世界还没给她留下什么烙印,所以李清照能在继母王氏的抚养下快乐地成长,她的人生印记,也就没有那段伤痛。

很多人说,正是因为有这段往事,李家人对这个小人儿才格外疼爱娇惯,因此养成了李清照纵横如男儿的性格。

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别样的论辞,在模糊的年献推论中,说李清照本就是李格非的第二任妻子所生,本就没有什么丧母之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