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内部为何悬挂巨大铁球
台北101大楼,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金融贸易中心。正如其名,这座大楼总共有101层,总高度达到了508米之高。在这座大楼的88至92层之间,悬挂着一个直径5.5米、重达660吨的大铁球,相当于3架波音737飞机、132只大象的重量。
这不禁令人感到疑惑,为什么摩天大楼内部要悬挂这样一个大铁球呢?图1 101大楼与内部的铁球其实,悬挂这样大的铁球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晃动幅度。
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此外,台湾在每年夏天都会受到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影响。
基于这两点原因,101大楼在设计上必须要能防止强震的破坏,还要应对高空强风造成的摇晃。
为了减轻高楼的摇晃幅度,在高楼内部安装一个巨大质量的铁球,用于吸收高楼摇晃时的能量,从而达到抗震、抗台风的目的,保障了高楼的安全性。
事实证明,这个巨大的铁球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4月20日上午九点多,在6.3级强震的作用下,这颗在台北101大楼87楼沉睡的超大巨球,突然苏醒了,只见球体摇晃越来越明显,正负摆幅达15厘米,创下台湾地震史上的最大幅度。
台北101大楼也有惊无险,躲过了强震。
2015年8月8日凌晨4点10分,台北市瞬间刮起13级强风,这次台北101大楼的铁球摆动幅度达到了1米,刷新101大楼落成以来摆幅的最高纪录。
图2 铁球的大幅度摆动除了101大楼之外,超高层建筑内部几乎都有这样的“铁球”,有的甚至还不止一个。
例如位于上海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在90层安装了两个重达150吨、长宽各有九米的“大家伙”。
而经过多年建设的上海中心大厦,更是有着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电磁原理的“大铁球”,被称为“慧眼”。
这样的铁球重达1000吨,在随着高楼摆动时吸收能量的效率更高,更能保障高楼的结构安全。
图3 上海中心大厦内部的“慧眼”在振动理论中,这样的“铁球”有一个学名,叫做调谐质量阻尼器。
它们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较高层位置,运动形式一般为单摆型。
当有外力作用在建筑物上,建筑物摆动时会将能量传递给阻尼器,使得阻尼器也摆动起来。
经过设计计算,可以使得阻尼器产生与建筑物相反方向的摆动,“消化”建筑物的摇晃程度。
本质上,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消耗建筑物变形的能量。
图4 调谐质量阻尼器工作原理除了消耗能量之外,还有另一种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这种设计就是隔震。
隔震技术是通过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避开地震对建筑物的能量输入。
按照隔震层的不同结构分为弹性支承与滑动支承两大类,弹性支承类隔震装置,一般采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地震时柔性材料发生较大水平变形,阻止了携带主要能量的高频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递,上部结构所受地震作用显著减小。
而滑动支承类隔震装置内部有一滑动界面,当地震引起的惯性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上部结构即可在隔震装置的滑动界面上产生滑动,避免剧烈的地表运动传至上部结构。
图5 弹性支撑类隔震装置示意在高层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工程师往往会根据当地的风压、地质结构以及建筑物的形状对建筑物的模型进行风洞实验,模拟各种极端条件下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以此确保建筑物的可靠性。
在他们严谨的计算和精确地实验下,人类可以住的更高,同时住的更安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