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红颜:那些奇女子的美丽与哀伤>>~《大公报》女主笔
《大公报》女主笔20岁这年,已经受到些新思想感染的吕碧城,因不满闺中粉黛丝竹的生活,提出要入天津新学,遭到保守的舅舅反对,并严厉训斥她一顿,这让思想叛逆的吕碧城接受不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但是,吕碧城身无分文,举目无亲,怎么办?她不禁发愁了。那么,回家吗?这不是倔强的她所能做的。
可是,怎么办呢?她忽然想到舅舅署中的秘书方君,他的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的《大公报》报社。
于是,她提笔给她写信,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来天津的目的,言辞恳切,寻求援救。
也是凑巧,这封信正好被《大公报》的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了。
英敛之是满族正黄旗人,受过严格的传统教育,同时又留过洋,主张君主立宪,主持一份新式报纸,是一位新派人物。
当时他正求才若渴,一看到吕碧城的信,眼前豁然一亮:好家伙,这文采了得!这胆识了得!这不正是自己想要找的人吗?于是,他亲自前往探视并接来吕碧城,立即聘请她为《大公报》的见习编辑。
对吕碧城来说,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从此,她的个性和才华在这方时代气息鲜明的小小阵地大展身手,并开始了她独立自主的人生。
到《大公报》后,吕碧城很快崭露头角,一篇篇诗词屡见报端。
其作品格律谨严,文采粲然,受到诗词前辈们的赞许,一下子,这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受到瞩目。
除此之外,个性独立,对新思想充满好奇和热爱的吕碧城,又写了不少宣扬女子解放和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吕碧城诗文中流露出的不仅有过人的文采,更有一派气势逼人的胆气、豪气,那么率真,又那么昂扬;那么唯美,又那么大胆。
这令当时的社会为之一振。
吕碧城,这个旧时代的女孩,以如此令人眼前一亮的崭新形象脱颖而出,让守旧人士震惊,让新派人物,尤其是新女性们倾慕向往。
吕碧城瞬间声名鹊起,名动京津。
在各种聚会上,吕碧城成为焦点人物。
虽为女性,但她毫无旧女性的矫揉造作,而是与三教九流的名士们大方地诗词唱和,成为20世纪新旧社会交替时一道独特的风景。
无论是旧派新学,都对这个有家学、有思想,又有容貌的才女刮目相看,青眼有加。
著名诗人樊增祥、易实甫对她欣赏备至;风流名士——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对她十分倾慕;世家子弟——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对她热烈追求……一时间,吕碧城成为名冠京津的风云人物。
当时的内廷秘史缪珊如有一首诗,写道:飞将词坛冠众英,天生宿慧启文明。
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吕碧城也曾说:“由是京津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
”风华正茂,诗文唱和,笑语喧阗,此等人生快意有几何?吕碧城任《大公报》主笔四年间,就是过着这样光彩照人的生活。
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前后亡故,国人为此惶惶不安。
此时,却有人在报上发表了一阕《百字令》: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眉。
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
词旁配有慈禧太后的画像,对她予以痛斥,说她主持中国朝政近半个世纪,把大清江山搞得一塌糊涂,把边疆领土和大把银钱拱手送给帝国列强。
说她纵使到了阴曹地府,一定怕见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
此词轰动一时,曾令清政府十分尴尬。
词作者呢?就是吕碧城。
虽说吕碧城当时正是年轻气盛,狂傲大胆时,言行不免激进,但她积极参与政治并发表见解的热情,都体现出一个新女性和媒体人的热情和责任,也体现了她政论家的一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