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回忆(周越然作品系列)>>~中 公
中 公“中公”是中国公学的简称。本篇言清末民初与我有关系时的中国公学——就是我的回忆——故以此为题。中公的历史,讲起来颇多趣味。
它最初由闹学(罢学)而成,日本人要干涉这样,又要干涉那样,我国一部分的留日学生认为“奇耻大辱”,遂相适归国,组成中国公学。
清末民初闹学的风气,着实盛行,不独在日本的学生常要闹学,就是在中国的学生也是如此。
震旦闹学,组成复旦;南洋闹学,造成南中。
其他闹学的案子,真不少呀!最初组成中公的时候,似乎没有校长,只有干事,地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之北,福民医院左近。
后来,因欲取得官款,聘请夏剑丞(敬观)先生为校长。
夏先生是红道台,与端方很亲热。
光宣间丁忧,闲居在申,不过他曾经做过江苏提学使,又曾经署过江苏巡抚。
有了他做校长,官费一定请得到。
据说后来与复旦同等,必每年拨两万元。
我第一次和中国公学发生关系,在北四川路的时代。
我担任欧洲近世史,介绍我去的是胡梓方先生(江西人)。
当时和我一同教书的,有两位王先生,后来都成闻人。
一位是王显华(浙江人),一位王云五(广东人)——商务先后聘为总经理。
当时的学生,后来成为世界闻人的,据我所知,只有一人,就是胡适之。
在北四川路时代的中公,颇优待教员。
除上课下课茶房照例倒茶,绞热手巾,下课时另供牛乳一杯。
我没有吃到牛奶,因为在它煎熟之前,我已经离校了。
我第一次在中公授课,只有两早晨——两个小时。
不是我不肯去,倒是他们不要我。
我的失败,我的寂然被“逐”,因为我教得太快。
众学生虽然默默而听,没有和我当面为难,但是我知道我有误处。
后来旁人告诉我,说我的教法,不合他们的“胃口”。
他们所要的,是国语的仔细讲解,我所能授的,是整段整页的大意。
他们所要的,是文法上的分析,我所愿授的是史事的连贯。
我那年二十四岁(清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历一九〇八年),自己是一个甫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对于教育全无经验。
我去教曾经留学过日本的学生,本不应该,太不量力!班中各学生,有穿吴服的,有着木屐的,有胡须长长的……倘然现在有人请我去教类似的一班,我看见了一定会倒退而出。
当时我年少无知,所以“胆大妄为”地跑了进去。
显华和云五在那边,大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一个教读本,一个教文法,都能详解的缘故。
我第二次进中公教书,在民国三年。
那年我三十岁,担任的是商科英文。
到任不久,我就闹了一个小笑话。
让我写出来给大家看:商科某级的学生颇多,大半为湖南籍。
书本相当高深,但是发音并不正确。
他们最劣的功课是作文。
他们怕作,我也怕改,两方面耗费有利之光阴,作无为之事罢了。
一日,我刚巧踏进教员预备室时,李师登辉——当时为教务主任,也是我第二次进中公的介绍人——对我一看,用英语高声说道:“周……你来看这本练习簿。
有学生来告你呀!你不小心!你自己看,以后应当谨慎些!”我仔细翻查那篇“文章”,看见漏改了一个误处,就是:三个相等云谓字(动词)的寡数(单数)第三身(第三人称),两个已经代他加了S,其余一个忘记加了。
我即禀告道:“老师,是不是这个错误?那有什么大关系呢?我同他加了两个S,脱了中间一个罢了。
是不是这个错处?”李师道:“他们没有指出错处来,我也没有工夫去找你的误点。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