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上)>>~出生于动荡年代

出生于动荡年代如果一个人成为他母亲无可否认的宝贝儿子,那么他一生都会拥有胜利的感觉。对于成功的自信心也一定很坚定,很少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弗洛伊德生活在犹太家庭1856年5月6日,在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市的一个犹太家庭里,毛织品商人雅各布的妻子阿美丽生下一个男婴。

雅各布给新生儿取名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刚出生的小弗洛伊德长着一头长长的黑发,于是小弗洛伊德便得了个“小黑鬼”的绰号。

据说,他母亲生他的时候带出了胎衣。

按当时犹太人的说法,这个征兆意味着弗洛伊德的前途将是光明的,必有一番不凡的成就。

凑巧的是,这和弗洛伊德最喜欢的小说——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的男主角一样,弗洛伊德成年以后,便常常以此自豪。

19世纪的欧洲,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歧视、驱逐和迫害犹太人的种族主义此起彼伏。

这对于弗洛伊德的犹太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一家从小弗洛伊德3岁起就颠沛流离,辗转于维也纳、弗莱堡等地,寻找能够安身立命的避风港。

这种压抑的生活气息养成了小弗洛伊德内向、倔强和坚强的性格。

但是,无论生活怎样地艰辛,小弗洛伊德的父母都尽心呵护、教育子女,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避免他们过早地品味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黑暗。

弗洛伊德是家中同父同母兄妹中的长子,他比最小的弟弟亚历山大大10岁,他还有5个妹妹。

母亲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这个大儿子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就。

一句话,弗洛伊德成了母亲的掌上明珠。

由于母亲的特别宠爱和自身的勤奋好学,弗洛伊德很快就出类拔萃,经常能够对他的妹妹们发表长篇大论。

再加上自己是长子,处于最受宠爱的地位,所以他在家里享有很多的权利,而他也很享受这些权利。

弗洛伊德是母亲心目中的好儿子,也是弟弟与妹妹的好兄长。

家里很多事情都以他的想法为标准,尤其是他以最高的荣誉从中学毕业以后。

作为母亲最钟爱的儿子,他在家里的好处相当多。

弗洛伊德后来在他的《自传》里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成为他母亲无可否认的宝贝儿子,那么他一生都会拥有胜利的感觉。

对于成功的自信心也一定很坚定,很少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弗洛伊德在幼年时期,是由一位信奉天主教的保姆服侍的。

这位保姆给小弗洛伊德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致弗洛伊德在成人后还对她的形象记忆犹新。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的起源》一书中说,这位天主教教徒保姆长得“难看、年岁较老些,但很聪明”。

她教给弗洛伊德“生活和生存的手段”,并使他从小就“对自我能力有足够的认识和估计”。

她经常抱着弗洛伊德到教堂去,并给他讲天主教的故事。

弗洛伊德从懂事的时候起就从这位保姆的嘴里听到有关天堂、地狱和《圣经》里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因此,弗洛伊德的妈妈后来也说,弗洛伊德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对家里人说到“上帝怎样指导他做事”。

弗洛伊德很喜爱这位保姆。

她也许是弗洛伊德一生中最初向他提供《圣经》教育的一个人。

但这位保姆未能长期与弗洛伊德生活在一起。

据说在弗洛伊德两岁半的时候,这位保姆因偷东西而被辞退了。

后来,弗洛伊德曾在自己的著述中多次为此事表示遗憾和惋惜。

关于童年生活,弗洛伊德只能回想起几件事情。

有一次,弗洛伊德弄脏了一张椅子。

弗洛伊德便安慰他母亲说,他长大以后要买一张新椅子来赔偿。

弗洛伊德从小就很善良、有志气。

他把侵害别人看作是自己的耻辱。

还有一次,他5岁的时候,他父亲给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关于波斯旅行的书,并纵容他们撕下书中的彩图。

显然,他父亲这样做是很不严肃的,尽管它带有游戏的性质,但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教育儿童的方式。

这件事使弗洛伊德产生了逆反心理。

从那以后,弗洛伊德反而产生了收集书籍的爱好。

6岁的时候,他记得妈妈告诉他说:“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之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