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色——工布藏族服饰

西藏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尤为的多,如此以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宣导,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从2017年起,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这里我们就先来说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服的一种——林芝的工布藏族服饰。强调其重要性,定为我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工布,现今一般指西藏东南部以林芝为中心的,工布江达和米林三县区域,这一带是青藏高原少有的森林地带,工布的意思就是四周高地,中间低洼的地方。卫藏藏族里非常特别的一个分支就是,林芝工布人。

国内作为少数民族大家庭,除了普通的时尚服饰以外,还包含了各个民族自己的服装,每一个民族的服装都是有故事的,都包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环境、气候、喜好等,是可以代表这个民族的作品。

大家都知道西藏地处高原地区,藏服普遍具有形式的固定性,以此能适应高原上早晚温差大的气候情况。因为古时交通闭塞的原因,工布藏族的宗教信仰和整体环境相对稳定,古老的传说、淳朴的民俗与氏族、村寨的图腾崇拜、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其独特的服饰文化特征,所以工布藏族服饰具有长期延续性。

工布藏族服饰被称为"谷休",它的特征是无袖无领的套头式长坎肩,长坎肩的颜色一般为黑色或深褐色紫色等,男女老少皆宜。这里的我们为了适应自然条件,在长期劳动中研制了这种无袖套服,夏天用氆氇缝制,冬天用猴皮、野山羊皮、熊皮缝制。因受生活地方环境影响,祖祖辈辈以打猎和砍树为生,所以在林中伐木、抬木和劳作时,皮袍向外可以防寒防树枝扎刺等,而在雨天时毛向外还可以防雨防风。坎肩的下摆至脚面,前后两片衣襟用白氆氇腰带扎系,腰带、领口、袖口、下摆再配上精美装饰和镶嵌锻边。精美异常,又实用又漂亮。与工布服相配的还有工布帽,帽子是圆筒形的,帽子底部缝有一层绿色的绸子,帽檐嵌上一圈彩锻,与工布藏服缺一不可。

工布男士服装分为三种,有赘规、扎规和勒规。赘规是礼服,节庆盛装和礼仪服饰,是藏族服饰的精品。扎规是武士服,节日盛会时才可见,是古时候战士作战时的服装。勒规是劳动服装,也就是"谷休"。

工布女子常见的服饰是内穿白色或颜色艳丽的衬衣,配长裙,冬季长裙有袖,夏季无袖。外罩长坎肩,两侧无扣攀的"谷休"。她们在外裙上不系裙围,一般会系一条长腰带,用红、黑氆氇等做成,并且爱挎大提包。妇女们还很注重腰带的装饰,有金银和铁铜锻造的,有用牛皮缝制的,有用贝壳和珍珠缝制在布面上的,有用羊毛编织的等等。

工布戏剧服饰中的一大特点是工布藏戏面具,一般分为平面和立体。平面一般由布、纸板、羊皮等制,为国王、大臣、喇嘛、巫女、老翁、老妇等角色使用。立体则由纸浆、漆布、胶泥等制,多用于宗教法会上的神仙鬼怪、动物等形象。 工布地区白氆氇一般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穿,一是表示年龄,二是表示我们对他的尊重。 工布藏族服饰中的帽子、藏靴、腰带、项链等配饰也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宗教文化特色。

据藏族老人讲:相传在700多年前,工布地区是一个藏族部落,藏王名叫吉布,因他统治的部落昌盛无比,藏族农牧民十分爱戴这位藏王。有一年部落遭到外袭,吉布藏王亲自统率大军前去抗御。临出师前,各村寨的农牧民前来送行,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工布舞。藏族老阿爸阿妈不顾年高体弱也赶来为藏王敬上酥油茶、青稞酒,献哈达,祝愿藏王御敌取胜。一个月后,战士们凯旋归来,然而吉布藏王却不幸为民族捐躯了。民众们悲痛万分,佛徒攫起佛珠、摇起转经筒、吟起经文,祈祷藏王神灵超脱。在殓埋吉布藏王时,几位老阿妈依据他被敌人砍掉头和四肢的遗体,用自己织的氆氇,一针一线地为藏王缝制祀服。 为了纪念吉布藏王,后来全部落男女老幼都穿上这种奠服,取名为"工布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布服的实用性,逐渐在民间盛行。工布服在工布地区已流行700多年,而始终未被其他奇装丽服所取代。

蓝、白、黄、红、绿,这五种颜色充分显示了工布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热情豪爽的性格以及对大自然的依赖与崇敬。

来吧,来西藏,来林芝,这里不只有风景有桃花,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穿着藏族工布服,以蓝天绿草和雪山为背景,站在林芝桃花林前,尽情的凹造型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