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30周年:淡定的人生不寂寞(人生卷)>>~故事里套着故事——假设越多
故事里套着故事——假设越多,意外越少文_王鼎钧一个奋不顾身的女孩这是哪一年的事情?那时台湾的各大城市开始繁荣,而贫民窟还没有消失,这里那里都有许多穷苦的人家,那是真正的穷苦,生了病没有钱买药,吃菜要到菜市场捡拾人家剥下来丢掉的菜叶。那时节制生育还没推行,夫妻俩结婚二十年生了一排孩子,由十八岁的大女儿到:襁褓中的老七,中间两个送给了别人,家里还有五个。那时长辈都长寿,爷爷奶奶还在,爷爷已经没有力气吐痰了,奶奶的眼睛只能看见一米以内的东西,两位老人活得很坚强,只是处处得人伺候……那时从远处来了个远亲,她看了看像黑洞一样的房子,看了看赤条条拖着鼻涕、在鸡粪鸭粪中间爬行的孩子。
“唉,你这日子怎么过呢!”她看那快要五十岁的丈夫累得弯着腰走出走进,看那妻子两根青筋虬结的粗腿。
一对红肿的眼泡,“唉,你这日子怎么过呢!”然后她看见那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她脸上的阴霆一扫而空,她拉着那女孩的手,十分怜惜地理理女孩的乱发,仔细看了她的五官四肢,用如释重负的语气对那个做母亲的说:“想不到你们两口子生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儿。
”然后,那远来的亲戚拉着女孩的母亲,悄声告诉她:“你这个家还有救。
”一个绝处逢生的家庭十八岁的女儿跟着远亲走了,走向一座遥远的大城,那城以前从未与她家发生直接的关连。
进城后两个星期就汇钱回家,那是一笔大钱,她家从未见过那么多钱。
可是第二年,女儿十九岁的时候,汇来的钱更多。
女儿二十岁的那年,她们家盖了新屋,女儿二十一岁,祖父祖母干干净净死在医院里。
女儿二十二岁,二弟考上高中,三弟进了初中。
做母亲的常常在深夜痛哭,她红肿的眼睛始终没有多大改变,她的粗腿完全消下去了。
做父亲的满口牙齿都坏了,牙痛折磨了他十几年,他可以反攻了。
他索性把牙齿拔光,换上全副假牙,看上去年轻不少。
他站在那里顶天立地,腰疼的老毛病不药而愈。
女儿二十四岁,原来的贫民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豪华的东西,电视机、冰箱、摩托车,源源进入每个家庭。
这些东西他们也照样往家里搬,人家有什么他家就添置什么。
虽然年年月月添东西,却总是没见女儿回来。
一种矛盾的痛苦女儿二十八岁了,她远行十年了,她始终没有回家。
她的父亲三令五申教她不要回家,能回来探亲的只有她的照片。
做父亲的得了一种病:胃痛,也许不是胃,是心口。
有时是隐隐作痛,有时痛得满床康打滚。
他有钱看最好的医生了,医生问他多半在什么时候发病、他说饭后。
他隐瞒了另外一半:如果有人当面提起他的女儿,他立刻脸色骤变,疼痛加剧。
老二大学毕业了,变成知识分子了,他也到遥远的大城里去,在那座大城里学以致用,跽身上流社会。
据说某公对他颇为赏识呢,可以说前程似锦。
某公一旦知道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姐姐,那可怎好?有这样一个姐姐,叫我怎样管理别人?教我怎样追求理想的对象?姐姐是我前途上的地雷。
我居然是依靠这样一个女入的资助完成学业。
这实在可耻,恨不得年光倒流,重新来过。
她到大城里来捞钱怎会是为了我!世上哪有这种事!还不是自己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结果连累我一辈子!他希望这姐姐马上死掉。
他也不愿意再回原来的家,因为老家一定有人问:“你姐姐现在怎么样?”过度的善良会摧毁它的本身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告诉你?因为我在笔记本上找到两段话,一段出自莎翁笔下:过度的善良会摧毁它的本身,正像一个人因充血而死去一样。
第二段话没有记明出处,莫非是我自己的感想?任何一种冲动(包括善行)不可任其过分发展,否则即是畸形,足以毁坏全体。
什么叫过度的善良?那就是“你这个人太好了!”什么叫过分发展的善行?那就是“你对我太好了!”这两个“太好”,对身受其惠的人形成很大的压力。
心理学家一致告诫我们不可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下。
那会得精神病的!然则如何避免呢?防患于未然,当然是首先不要接受别人的“太好”。
我承认这件事很难做到。
以前面所讲的故事为例,“一个年轻人。
有人帮助他去读大学,教他如何拒绝?不过世上确有坚辞各种优惠的人,可惜世人无法了解他。
第二个办法是接受,然后补报。
我想大家对这个办法都没有异议、问题是,以“过度的善良”发展为“过分的善行”,有时教人无法补报。
以前面所讲的故事为例,那个弟弟如何补报他的姐姐?恩能生怨,恩即是怨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那弟弟认为姐姐妨碍了他的前程,妨害了他的名誉,他由受益人一变而为受害人。
这样就有了摆脱精神压力的可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