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山西五台山哪些寺庙最著名、是必去的 五台山寺院简介

问题描述 请问山西五台山哪些寺庙最著名、是必去的

推荐答案

五台山必去的寺庙

第二大寺院:显通寺——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五台山青庙领袖

第三大寺院:塔院寺——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坐在寺院

第四大寺院:菩萨顶——五台山黄庙领袖,五台山等级最高的寺院

第五大寺院:殊像寺——最大的文殊殿,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第六大寺院:碧山寺——十大青庙之一

第七大寺院:金阁寺——五台山最高的佛像-千手观音所在寺院。

第八大寺院:南山寺——五台山最有魅力的寺院-石雕艺术大宝库

第九大寺院:龙泉寺——名闻天下的龙泉水

第十大寺院:普济寺——五台山锦绣峰,山花烂漫景色宜人,五台山智慧文殊所在寺院。

其他回答

五台山寺院简介

山西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在此佛教圣地,建立的众多寺庙中又以南山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最有特色。南山寺始建于元朝,整个寺院共7层,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寺内的石雕和泥塑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堪称五台山一绝。站在佑国寺最高层可以远眺五台山的其他四台。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该寺位于五台山中心区。显通寺的大雄宝殿是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无量殿为砖砌结构,里面供奉有铜铸毗卢佛,该殿没有房梁,形制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铜殿是一座青铜建筑物,殿内有上万尊小佛像,是罕见的铜制文物。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长鸣钟,钟的表面刻有一部万余字的楷书佛经。塔院寺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大白塔,塔高56.4米,通体洁白,被誉为清凉第一圣境。塔顶悬有两百余个铜铃,风吹时声音清脆。白塔的东边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因此又称文殊发塔。藏经阁在大白塔北侧,为木结构建筑,内有用汉、蒙、藏多种文字所写的经书两万多册。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这里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黄教法会主场地,在这一时间登山可以看到喇嘛们镇魔的盛况。寺内有天王殿、释迦牟尼殿、菩萨殿,因历代皇帝都曾登临菩萨顶,所以寺内有不少御笔亲题的碑和匾。在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所书的碑文,均为清代康熙帝手书。

 除上述寺院外,五台山还有寺庙台内:寿宁寺、碧山寺、普化寺、黛螺顶、栖贤寺、十方堂、殊像寺、广宗寺、圆照寺、观音洞、龙泉寺、罗睺寺、金阁寺、镇海寺、万佛阁、观海寺、竹林寺、集福寺等,台外:延庆寺、南禅寺、秘密寺、佛光寺、岩山寺、尊胜寺、广济寺等。

早晨六点起床,自助早餐以后,去参观五台山香火最旺,名声最大的寺庙--五爷庙。

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我们又处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所以只要步行就可以了。

八点钟到了五爷庙,在呈四令型的院落里面,香客摩肩接踵,参天古树下禅香缭绕,环顾四周,主建筑只有文殊殿、五爷庙、五爷戏台和僧舍。

文殊殿坐东向西,外观两层为歇山顶,最初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殿内下层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每尊塑像高约三米。

因殿内还供着万余尊三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又名万佛阁。

作为配殿的五爷庙创建于清代,坐北面南,殿内塑五尊龙王及王母、雨的坐像,民国六年(1917)重修时,殿顶改成了歇山顶,增建了殿外前庭,五爷庙显得小巧精致、别具一格。

五爷庙另一个名字是龙王殿,传说龙王弟兄五人,这是其中的老五,故称五爷,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据说,佛、菩萨本来是不看戏的,可是五爷喜欢看戏,故在龙王殿对面修建一座戏台,这也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戏台,专门给五爷唱戏,请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造福百姓。

五爷庙面积虽然不大,只有 2040 平方米,但因为内有五爷而名播远近,香客盈门,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维修,似乎并不影响烧香拜佛。

远远地看到文殊殿二层侧面挂着四块“有求必应”的匾额,可能正因为五爷是“有求必应”的,所以大多数人是冲着五爷庙"有求必应"这块金字招牌去上香求财的。

传说五台山为香火最旺的名山,而五爷庙为五台山许愿最灵的庙,求财、求官、求事业的包括还愿的人流在庙里庙外涌动,叩拜祈福的场面真是壮观。

早早的,香客已经挤满整个院子,一排十几米长的坐垫上,善男信女们有序地跪拜上香。

据说上香时间很有讲究,除每月农历初一或者十五可以烧头香以外,其他时间早上4点--7点为好。拜佛之前先烧香,香火越旺灵气越大,有网友说现在已经不允许烧香了。

许愿最多可以有3个,愿望实现以后还要还愿,所以五爷庙挂满了 “有求必应”“感恩神恩、五爷恩泽”的还愿铜匾。也有人说如果是求愿则不用还愿。

其实,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他的精神在于教导人们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俗话说,求神灵不如求自己,只要平时多行善事,定能逢凶化吉。又说,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话又说回来,凡人又怎么能无欲无求呢?

因为五爷庙规模很小,只用了半小时,参观结束以后,又去参观五爷庙隔壁的五台山地标性建筑--大白塔。

大白塔位于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的塔院寺内,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

先走过这道木牌坊,此为明万历年间所筑,玲珑雅致。

很远就能看到这座特别显眼的白塔,其规制与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类似,北海白塔塔高35.9米左右,而这座白塔高达56.4米,加上塔基等通高75.3米。全部用米浆和石灰砌筑而成的实心宝塔通体洁白,方圆搭配,造型十分优美。

这里是巍峨的山门,远远听到大白塔上悬挂的200余只悦耳动听的风铃叮当作响。

可以说,大白塔既是五台山的象征,又是朝台佛教信徒的心中偶像,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也是中国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或孤例。

殊像寺和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一起,并称五台山五大禅林,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公元317-420)初年,唐代(公元618-907)重建。

来到殊像寺参观时,正好有团队的导游在讲解,据导游介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佛教徒认为,台怀镇是文殊菩萨现灵说法的主要场所,佛经中所说的文殊菩萨与其一万眷属也居住在台怀附近。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的大文殊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导游说,很多人都知道的五台山“荞面头文殊菩萨”,指的就是殊像寺中的这尊塑像。传说文殊的头像最初不管用什么材料都做不好,有一天寺庙里面和尚在用荞麦面做馒头,突然外面天空电闪雷鸣,出现一个菩萨的头,面点师傅迅速以手中的荞麦面,按照天上的菩萨的头像捏了一个,放在文殊的身段上正适合,应该是文殊菩萨显了真容,才把这神像塑成。还说五台山文殊和尚的头像基本上都是从殊像寺出去的。

参观完殊像寺以后刚好十点,这两天我们车子就停在大文殊寺隔壁,由于正在维修,也没能参观,倒是看熟了牌楼上的对联:佛雨润台山拜文殊悟真谛,梵音绕禅院仰天智得慧心。

五台县目前共有寺庙四十七所,台怀镇及其附近就集中了三十所,十二点半从台怀镇出发,去距县城三十公里处参观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和南禅寺。

318省道路面很好,基本都是下坡,车子也不算少,限速七十码,由于弯多坡陡,很多的弯道要求司机鸣笛。

今晚入住忻州市定襄县城。

(未完待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